美感教育

MISSION 椅POSSIBLE

核心概念
  • 結構設計
  • 學會運用適切的操作方法去達成設計目標
  • 運用結構、構造與人體工學去設計增進福祉的椅子
美感知能
  • 觀察生活環境中的椅子大軍們
  • 運用數位工具進行紀錄
  • 分析因解決某些問題而放置或設計的椅子
  • 運用設計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
  • 運用資訊圖文傳遞訊息
  • 運用美感中的結構與構造技法呈現並將設計案立體化

課程概述

在西方遠從古埃及就出現椅子,而東方是從唐朝開始出現。不知不覺中,我們生存在一個充滿椅子的時代。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裡,人均為8-10張椅子都不算多,它似乎成為一種隱形的癮頭,也是人類對舒適追求過頭的表現。
對於這個令人愛恨交加的物件椅子來說,它可以說是最小的建築,也是跟人最密切的結構體,本課程讓學生先觀察生活中的椅子並加以計算與分析。再用觀察的結果與目前台灣面臨的高齡社會所發現的問題加以比對,也藉由模擬高齡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並試著設計出能解決未來高齡社會所需要面對問題的椅子,考慮到人體工學與適切的應用,並利用結構與構造的技法完成模型,公開發表並解說這個以增進人類福祉為目標的設計成果。

美感預期成果

經由此課程能打開學生的眼睛去觀察,從而發現生活的環境利與弊,並懂得利用設計思考與步驟去解決問題,或是創新解決方案。經由如此跨域的思考方式,包含對於美感觀察、人體工學的認識與工具的使用,期待能外溢到學生未來的生活之中,培養具有設計思考、同理心、系統處理與公民意識的未來國民,也讓學生們能夠在每個觀察與作為上都能表現出對於人類的熱愛。

教師課後省思

在課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歷史中椅子的出現是如何改變人類生活,藉由故事的講述學生的接受度非常高,驗證了說好一個故事後,學習就會因此油然而生。學生在對各自生活中的椅子的觀察以及高齡化體驗的反應非常的不錯,總會有些出乎意料的回應。也因為對此議題的熱衷,到了製作資訊圖文與將設計圖立體化就會很順利。對於動手操作一事,學生們很樂在其中,改以珍珠板為媒材操作後,切割的難易度降低,學生在造型上自由度較高。在課程進行時,如果遇到公務需要調動課程時間,學生們表現出的失望神情,我想,讓他們對設計課程能夠覺得有趣與喜愛,也能喜歡觀察與敘述發現的問題,環繞設計思考的初衷算是有達到目標了!

課程規劃
  • 01
    因為搜椅 學生能具備觀察記錄與了解環境中椅子功能的能力

    教師分享椅子的發展歷史,並比對東西方對於舒適坐姿的處理方式,以美感核心概念(質感、結構等)指出對於舒適需求的解決方案。宣布分析角度與觀察方法後,指定學生學習任務(觀察環境中的椅子)並作紀錄(拍照)

  • 02
    椅為我知道 學生能理解斷腳椅作為藝術品鑑賞中,所傳達與表現的意涵。更近一步思考椅子與人的關係。

    同學依序於課堂分享在第一節課所指派的觀察任務學習單,並將觀察的椅子做分析,將椅子的功能與發現分門別類,並關鍵字化,列出各個影響變因和結果,並計算出一天會使用到多少椅子。並以藝術家Daniel Berset的椅子作品為題,讓學生觀察用椅子為作品想傳達什麼樣的問題?也許是地雷的傷害,也許是夫妻的互動關係,也許它就是家的象徵。

  • 03
    椅人為本 學生能對現有產品仔細觀察,並理解其中組合的零件各部的關係

    以椅子的解體新書為基礎,將椅子的各個部件加以分解,觀察實體的椅子分解的狀態與設計的人體工學想傳達的訊息,並完成椅子爆炸圖,對於零件的各部進行分析,將三視圖與零件分解圖繪製於學習單上,讓學生對於工業設計有基本的概念與了解。

  • 04
    椅老賣老 學生能理解與體會高齡社會帶來的危機,並能找出想協助解決的高齡化問題,並以椅子來解決該項問題。

    教師分享目前台灣人口結構與即將面對的問題,讓學生分組思考高齡化社會對於椅子的需求是如何增減及會如何改變?擴散性的廣泛思考高齡所產生的問題。
    以infographic資訊圖文方式呈現發現的問題,並以爆炸圖或加注解說所關注的議題與地點。如果今天你老了,你會希望什麼樣的椅子能符合你的需求?
    *模擬高齡體驗活動
    設定高齡帶來的問題(如視力模糊、身體僵硬、移動緩慢等)讓學生可以以輔具(如以繃帶綁住腳、以霧面目鏡矇住雙眼以模擬老人狀態),在教室的空間活動,讓體驗帶來更深的感觸,也更能發現問題的所在。
    高齡模擬體驗(身體不便與視覺退化)
    學生先各自完成對於新設計椅子的構想與想解決的問題之學習單(先提出問題再提出解決構想),並分組依序討論各個椅子所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從旁提點解決的方法適切性,考慮人體工學應用的適切度,並準備製作立體模型。

  • 05
    因地製椅 學生能運用資訊圖文將想法繪製轉換為圖像

    使用珍珠板提供製作椅子之結構使用,各自製作小解說資訊圖文呈現相關解決方案(預計面積不得超過16開大小),並運用設計思考的流程進行改進原型prototype。

  • 06
    最好椅靠 學生能運用各項素材,完成設計圖中繪製的椅子

    同學們完成椅子模型及解說板,並依序報告其解決方案,接受同學諮詢與分享看法,並將各完成作品在課程上或是以多媒體方式在社群媒體上發表。

蔡善閔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