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時間第7期以格列佛遊記的電磁寶寶為封面,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包裝與垃圾,探討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本課程使用安妮新聞第七期。各組從文本中擷取重點,並繪製簡易文本架構於 2K 書面紙,最後分享文本內容。
課程設計以安妮新聞第 8 期為主要素材,引導學生能有更多元且全面的視角,學習尊重他人不同觀點與想法,並培養同理心,來以妥適的心態及行為面對交朋友這件人生大事
本課程為以第7期安妮新聞為出發點,設計資優班自編創造力課程,結合領導才能、環境教育與公民行動,希望藉由環保及海洋生態議題之切入,帶領學生探討目前的臺灣環境或全球環保議題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發現與體會「美」的閱讀經驗,開啟孩子視野,體會美感構成的要素。
藉由安妮新聞和回收大百科的線上遊戲,讓孩子理解回收的價值和成本,結合表演藝術讓孩子發想身體和塑膠的結合與創意,再運用塑膠回收材料結合節慶完成燈飾。
教師介紹安妮日報的緣由,以及日報的組成、規劃,延伸到生活中的觀察體會,引導學生使用ORID討論法完成教師給予的任務培養其鑑賞及分析的能力。
運用安妮新聞的文字引導,紀錄自己覺察到的情緒事件,寫下自己的生理反應、表情和行為表現,並與同學分享
(一)教師節敬師活動:《安妮新聞》為愛朗讀 (二)地球護衛隊:「動物悲歌」、「愛戀海洋」、「六頂智慧帽」思辨任務
安排在國文課、社團活動時間進行,以第七期「地球護衛隊」、第八期「我的朋友」及第十期「腦筋急轉彎」為主要閱讀教材
繼 109《安妮新聞》的課程,讓學生關心地球環境問題,接續做了這次「動物狂想」系列的三個課程
以自由輕鬆的方式閱讀報紙後,以〈圖〉〈文〉的方式寫下感興趣的標題、有感觸的內容和喜歡的圖畫,製作成小張〈議題明信片〉
閱讀安妮新聞 vol08 第 3 版,選用多色系的多肉植物(或菇類)為主題,讓學生自行設計療癒系花園。
搭配安妮報紙第十期:「看圖說情緒」,讓學生透過視覺符號與文字敘述,適切地將情緒表達出來
透過閱讀安妮報紙的文章版面編輯設計等,讓學生發現何謂好的編輯,試著研究推敲出版面設計佳的原因。
藉由欣賞近代藝術家作品,以及閱讀安妮新聞 vol10,模仿超現實主義創作作品表達自己的情緒故事。
以安妮美感報紙第六期、夏日特輯作為媒介,進行「我心目中的 怪物」想像繪畫創作
引導學生如何閱讀一份刊物的角度,切入討論安妮新聞報紙的質感 與版型設計
學生探訪新港地方美感與文化故事,並應用比例與色彩要素於新港旅行書的製作。
以安妮新聞的情緒圖卡為主題,學生透過事件敘寫或情景繪製來表達情緒的感受力。
教師引導學生透過安妮新聞報,思考並分析環境議題,最後完成圖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