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焦點課程
課程引導學生通過藝術作品觀察臺灣景觀,了解城市演進與文化,並以地方元素創作人孔蓋藝術,提升美感與校園認同。
由安妮新聞第10期中「基本情緒圖鑑」作為開端,並搭配文章與繪本《發光的樹》進行閱讀理解與創作。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引導學生觀察並記錄自己或同學上外堂課時書籍、物品的攜帶方式及問題(觀察/發現),透過實驗記錄,思考「承載→牢固(易帶)→美感」的歷程,共同討論出方便攜帶、易於收納、合於美感的新包裝型態(運用、整合的歷程)—「助帶物」設計。
本課程希望將環保議題與美感課程相結合,藉由結合STEAM跨域課程之進行,賦予廢棄物環保再生之美感,找到新生命!
顏值餐具
本課程以「構成」為主,讓學生能思考如何透過餐具設計構成的圖形,來營造適合場景的合宜形式,在餐盤與上規畫出具有美感的構成與圖形,自行創造屬於自己的圖案構成表達在餐具上。
藝起來玩色
從「基礎色彩學」談起,與學生討論色彩於生活中和使用上的重要性。至校園中指定角落進行勘查,選擇出相應色卡之色,並進行主色的調色練習。 再延續主色調,小組進行討論並挑選合宜的配色,嘗試為校園角落搭配不同色彩,並於最後進行校園展覽。
線出我的祝福
特別將「反覆」、「韻律」、「對稱」三項原則、以及構成構面中的「主從關係概念」挑選出來,配合美感教育電子書的內容,加入色彩元素,運用剪紙、圖案拼貼、色卡排列等操作練習,加深學習成效。並且體驗集體創作(主構成)與個人創作(微構成)之間的對話關係。
荷相連連
帶領學生從學校生活的環境出發,感知環境中的美感,仔細觀察荷花的花、莖、葉、蓮蓬⋯⋯等之紋理構成,藉由荷花各部位顏色的搜集比對與紋理結構的描繪,構成花磚的紋路。並介紹長條形二方連續的構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