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豐年祭的盛會(擺盤)

核心概念
  • 在台灣原住民有幾族?文化特色是什麼?
  • 觀察原住民各族群文化色彩
  • 在色彩的運用上,如何選擇出協調的色彩?
美感知能
  • 色彩在畫面上佔的大小比例視覺美感

課程概說

從自然形式與人為生活中,來認識色彩美的形式原理。透過食材顏色與容器質感搭配思考,完成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擺盤,討論組成美感元素並賞析之。

美感預期成果

1、能覺知各原住民族群中,色彩所呈現意義與感受。

2、能說出原住民傳統藝術中,不同色彩的運用。

教師課後省思

實驗過程中發現,七年級學生在情境氣氛的營造與表達能力較缺乏,比較不會主動去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與討論,較被動式的希望由老師提供給與知識;【體驗課程】較具學生吸引,尤其食物容器重不重要的體驗,用手抓食物來吃,學生的反應是較輕便但不太衛生,對【食物擺盤】這門課程讓學生念念不忘;課程結束後學生還會再次詢問老師,下學年還有沒有美感的體驗活動課程呢?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體驗食物與容器之間排列組合與天然食材容器

  • 02
    第二堂

    介紹擺盤種類:1.混合擺盤2.分隔擺盤3.立體式擺盤4.平面式擺盤5.圓柱擺盤6.放射狀擺盤。

  • 03
    第三堂

    豐年祭食材運用,分析色彩三屬性、色彩調和與配色

  • 04
    第四堂

    食材紋理與質感比例搭配的選擇

  • 05
    第五堂

    豐年祭整套餐盤設計

  • 06
    第六堂

    豐年祭擺盤之美:創意擺盤經驗分享

劉吉益
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