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桃園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自拍拼圖
實施對象 學制:高中職 課程講師: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徐景
引導學生觀察花朵結構,進而思考比例、構成美感,以不同材質創作個人質感花朵。
利用點線面思考鐘面、指針與刻度的比例,並思考錶帶質感呈現,完成手錶作品。
分組以風扣板仿製縮小紅藍椅,思考結構合理性及承重穩固度,完成仿生設計椅。
學生走訪校園採集質感及蒐集十二色相環的色彩物件,最後自造完成立體造型燈飾。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陪伴、聆聽且無私忠誠。然而,社會仍需關注流浪和虐待動物的問題。《犬之島》動畫展現了犬隻問題與人狗情感。課程以動畫角色為起點,觀察不同犬種的五官和身形比例,透過設計表現個性和情感。使用數位繪圖軟體實作,學生瞭解比例的視覺效果並創作動物的GIF動畫,深化人與動物的連結。
學校校地廣大,綠意盎然,生態豐富,被譽為桃園市的綠肺。漫步校園綠地,細心觀察,能發現大自然的驚喜與感動。若不睜開眼睛,錯失美好的寶藏。透過課程設計,讓師生慢下來,欣賞校園自然環境,感受時令變化與自然對話。設計引導學生觀察植物,撿拾美麗的果實枝葉,體會自然的色彩與造型之美。小組合作討論,幫助學生理解色彩搭配與構成原則,轉化知識為實踐。在秋冬季節,利用校園素材,親手製作獨特的花圈,蘊含情感記憶,傳遞溫...
本校配合教育部108新課綱藝術領域開設給 A 群學生選修之加深加廣課程,將基礎美感課程與設計方法做連結。「基本設計」課程目標為提供學生學習對事物美感的鑑賞、設計思考方法與創意的啟發。學習內容則從生活中體察、理解設計的實用價值,應用設計的基本原理發現設計的美,提升對造形感覺與表現能力,並透過創意思考,認識多元的設計觀點與價值。課程計畫分成開口說、動手做、數位化、想未來等4個階段。
課程規劃以歷史時間軸和國際區域作為藝術與文化特色的介紹。學生透過探索,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色彩差異。利用Google圖像搜尋,發現鈔票所隱含的圖像線索,理解各國文化意涵。最終實作中,學生利用文化色彩、美的原則,透過PPT簡報或彩繪鈔票應用形式手法完成設計。結合商業攝影拍攝,培養國際視野和美的感受能力。以展覽形式展示一面鈔票設計,提升校內國際教育特色,並促進學生交流。
美感課程著重連貫性,以餐飲科為主。透過色票尋色課程,學生觀察日常色彩,用手機和工具收集色彩,理解色彩屬性。結合形式原理,用寒暖色和黑白灰進行配色練習。與鶯歌工商合作,使用宣紙和水墨流墨染,實作工筆蝴蝶,感受色彩特性和視覺美感。在鶯歌工商陶藝教室實作抽象潑釉與色泥漿體驗。Logo設計課程以校名TSVS結合餐飲科特色設計品牌,電腦繪圖數位化。以標籤貼紙印製Logo於伴手禮上,展示成果並進行回饋分享。
生活中有許多美的事物,《史記・鄘生賈陸列傳》中有句話:「王者以民人為本,而民人以食為天。」飲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只追求吃飽。實際上,餐桌上的美學可以提升對美的概念。擺盤是提升價值的重要環節,本課程探討擺盤方式和食器搭配,使食物更美味,提升味覺享受和視覺美感。以構成為主,比例為輔,學生通過日常編排畫面初探,重新編排雜誌並探討編排概念。引導學生討論常用餐具的樣式、材質、色彩以及...
認識多元文化、觀察報紙之構成要素,運用Canva進行共同製作「美感。抵嘉」主題報導。
以安妮新聞第四期與西方藝術史課程結合,搭配學習單引導,最後以拼貼方式完成「名畫導讀小報」。
陪養訊息的觀察與感知,分析不同訊息傳遞方式的精確度,再練習用色彩表達情緒。
修改109-1課程「一字千金」,運用心智圖關鍵字、及手機蒐集合適資料,透過資訊的整理與消化,設計出專屬於自我的代表字。
以第五期主題為內容切入,介紹「視錯覺」圖像,讓閱讀報紙文本與觀展經驗結合。
先讓學生認識報紙上的家具配件,並將其剪下,創作於自己的紙本空間之中。
引導學生閱讀報紙內容之外,也能觀察此份報紙編排設計與一般出版報紙的差異。
本學期選擇第一期太空探索及第五期設計與想像力的安妮新聞內容來實施,最後每組將所寫的內容上台分享、發表並出題與台下同學互動。
就安妮新聞AR 部分讓學生體驗結合手機功能的立體圖像閱讀。對應到這個學期中介紹的「室內設計、透視圖法」的課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