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地球成為人人的責任,如何保護地球?如何愛地球?改變世界要從「小」做起
透過ORID討論,揣摩報紙中的人物心境,進而回到自身經驗的分享
透過GarageBand創作情緒的樂曲,藉由創作音樂了解情緒的傳達、抒發
思考透過藝術的創作並以團隊提案的方式,提出後疫情校園生活的活動計畫
從教室內的紋理猜謎遊戲到戶外的植物採集,透過遊戲與探索觀察的方式進行創作
認識設計思考的流程、了解資源再生的創作活動、體驗動手做的樂趣
透過報紙閱讀與上台表演,讓孩子讀懂他人情緒的面相
以聽新聞方式來了解小動物們的身體動作所傳達的信息,進而思考如何與牠們互動
藉由情緒遊戲進行與日常觀察分享,探索每個人的情緒面貌
透過神獸、妖精的故事,利用心智圖在校園裡創生一個心中的小精靈
以故事接龍的形式,結合萊恩∙帕格羅的三格漫畫,讓學生以好朋友為主題繪製。
本班長期閱讀國語日報,透過安妮新聞,讓孩子們認識更多的文字,藉此增加孩子們的文字庫,提升學生的寫作與表達層次。
安妮時間第7期以格列佛遊記的電磁寶寶為封面,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包裝與垃圾,探討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課程設計以安妮新聞第 8 期為主要素材,引導學生能有更多元且全面的視角,學習尊重他人不同觀點與想法,並培養同理心,來以妥適的心態及行為面對交朋友這件人生大事
本課程為以第7期安妮新聞為出發點,設計資優班自編創造力課程,結合領導才能、環境教育與公民行動,希望藉由環保及海洋生態議題之切入,帶領學生探討目前的臺灣環境或全球環保議題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發現與體會「美」的閱讀經驗,開啟孩子視野,體會美感構成的要素。
藉由安妮新聞和回收大百科的線上遊戲,讓孩子理解回收的價值和成本,結合表演藝術讓孩子發想身體和塑膠的結合與創意,再運用塑膠回收材料結合節慶完成燈飾。
繼 109《安妮新聞》的課程,讓學生關心地球環境問題,接續做了這次「動物狂想」系列的三個課程
閱讀安妮新聞 vol08 第 3 版,選用多色系的多肉植物(或菇類)為主題,讓學生自行設計療癒系花園。
藉由欣賞近代藝術家作品,以及閱讀安妮新聞 vol10,模仿超現實主義創作作品表達自己的情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