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安妮新聞VOL14關於服裝設計的概念引發孩子們設計代表班級特色的班服,也透過班服的設計製作,凝聚班級的向心力。
學生已屆畢業,希望能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因此規劃探索課程,希望藉由學生探索自我,能為自己設立目標,也能透過安妮新聞多種典範人物,堅定自己的志向。
閱讀安妮新聞第11期-「英雄是怎麼煉成的-啟程、試煉到回歸日常」,並觀賞文章中介紹的影片《蜘蛛人-新宇宙》,思考及討論影片中:平凡的男孩如何成為英雄?發覺成為英雄並不需要特定的年齡與外型,而是取決於助人、負責的內心,只要願意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
和孩子討論並透過資訊蒐集夢想實現的方法,例如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培養技能、克服障礙等等。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實現夢想需要時間、努力和耐心,並鼓勵他們堅持不懈。有讓他們認識到如何處理失敗和挫折?幫助孩子了解失敗和挫折是成長和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失敗的結局。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從失敗和挫折中學習,調整計劃和策略,繼續向自己的夢想邁進。
夢想追求以嘗試探索與投入三個面向,探索夢想。以巴布.狄倫與安藤忠雄,介紹他們達成夢想的不同歷程。
老師們在閱讀安妮新聞時,我們認為安妮新聞很像一篇篇的專題報導,這樣的報導生動有趣,也能引領讀者思考其中的問題。我們希望能鼓勵孩子們閱讀安妮新聞,培養好奇心及問題解決能力,進而利用暑假設計一個專題報導。
作為「未來城市」這個單元的暖身活動,透過精采的圖文內容,引導刺激學生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今年的兒童節很特別,由孩子自己設計遊戲自己玩,在屬於他們的節慶那一天,同時擔任遊戲設計師與遊戲玩家的角色,全班投入其中。
安妮新聞15期中的跨頁版面-夢想公寓,邀請孩子們細細觀察公寓中各形各色的人們正在做什麼事,其中可能有孩子喜歡的興趣或工作,同時歡迎孩子們寫下正在實現的夢想並聯想到的相關職業。
六年級最後一單元為永續地球村,包含兩課,分別談到地球村所帶來的好處與壞處。在前幾節課讓學生了解目前現況後,結合安妮新聞報紙的「打造自己的理想城市」內容,先看看不同物種、時空的城市,再創造並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城市,最後回歸到三光走讀,思考所居住的這塊土地有哪些元素,它已經有哪些美好之處,還有哪些待改進的地方,而待改進的項目中又有哪些是屬於小學六年級學生可以做到的。從認識世界現況,到創造理想宜居城市...
石門國小位於臺灣最北端,旁邊有著名景點石門洞,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安排師生到石門洞沙灘進行淨灘活動,希望學生可透過淨灘,達到守護海洋及環保愛地球的目的。淨灘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許多種類垃圾,數量實在驚人,於是於藝術課時,教師使用了安妮新聞的第七期【回收大百科】及海廢圖鑑,帶領學生一起練習將沙灘上常見的垃圾分類,可分為三類,分別為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及部分可回收三類。在校訂課程中有一單元為認識在地漁產,教師...
迷宮遊戲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讀報後可以認識報紙中的迷宮景點與建築。利用安妮報紙引入生活中的建築物之美,請學生思考心中最美的建築後,利用平板去搜尋實際路線。放入線上討論平台分享。接著請他們再去回想自己的上學路上是否有值得推薦的美麗建築。讀完地圖會說謊後,探討手繪地圖的好處。
A house to a city:由小至大、由平面到立體及由個人到團體合作,多方面思考、探究學生所居住的環境,並了解形狀和色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用途。
本次運用安妮日報的內容包含冬季特刊中:「冬季出沒的妖精們」讓學生們閱讀,並了解各個妖精的背景故事,以做為校園特色導覽地圖中設計地圖專屬守護神的參考與討論內容。 學校一年一度的校際交流即將來訪,從偏鄉到本校的學生、家長與老師們都是第一次到本校參訪,校園導覽室外校參訪的必備行程,但以往都是以學校老師、行政人員的角度來安排導覽,本次希望透過本校學生的角度,親自設計導覽地圖並規畫導覽路線,提供校外來訪的來...
以最近發生的泰坦號潛水艇失蹤新聞引起動機,帶入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接著讓學生閱讀《安妮新聞》第11期,認識關於探險故事的經典文學作品。藉由11期封面故事,打開孩子無限的想像力,並進一步與皮影戲課程結合,引導孩子分組討論出一篇探險的小故事,並設計出其中的角色。
配合學校111年度學期成果發表活動的課程設計,從世界地球村的角度為起點思考,最後聚焦在小學生的生活圈。開發集體創作『台北藝涯遊』單元,以在地生活台北小市民的身分,觀察台北城市建築風貌,並嘗試以台北特色建築分布的地圖展現方式進行集體研究。 先請學生以「個人」生活經驗及觀察發表並描繪特色建築,再用「分組」及「團隊」模式進行發展城市地圖,將過往生活點滴的累積及對夢想城市的嚮往,佐以畫面中人物活動的創意調...
本次教學的年段是一年級雙語美勞,採用的是安妮新聞第十五期,p4,〈內外並行 – 探索自己的天賦〉這篇做為教學主題。由於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仍再努力學習的階段,本次教學是透過老師引導閱讀,整理安妮新聞報紙上美麗的插圖與重要內容的方式,讓孩子認識自我探索與認識自己的概念,並將新聞中提到「已知」與「未知」的你這個有趣的議題帶進美勞作品中。
課程設計以安妮新聞第14期為主要素材,引導學生對於服裝穿搭與設計能有更完整且多元的認識,並藉著第11頁的延伸影音介紹的例子讓學生在討論中更加增強對自我的肯定,對即將邁向中學青春期的學生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與幫助。
《頭頂上的時尚之奇幻旅行》 、《我的夢想 ,我可以!》
從《安妮新聞》,可以獲得的不只是世界的資訊,也能透過美感教育中強調的構面概念:色彩、比例、質感、構成,提升讀報與各領域探索的學習面向,讓教育的過程裡,充滿各種可能性與想像力,取代只是知識的填塞與汲取。我們期盼師生透過閱讀「安妮新聞」更貼近世界,從中汲取適切的養分豐厚學習與生命感受。我們也試著透過安妮新聞美感閱讀文本搭接本領域以及課室裡的進行式,串連藝術美感的體驗和探索,讓孩子可以很自然的用其獨特與...
帶領學生閱讀十一到十五期的安妮新聞,由全班學生票選出最有興趣的部分,深入介紹或探討不同主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