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從「意識、策略、實踐」三個面向出發,引導學生「意識」到社會各項議題,以攝影探索環境、社會、公民責任等交互關係。
將報紙內容施作於三種領域的課程中,並以飲食、地理現象與農特產為題來引導。
課程以第12期中提供的工具整理術與設計創意發想,檢視日常中使用工具的情況。
藉由安妮新聞所編排好的圖文並茂主題式閱讀,進行國文課程的教學,給予學生閱讀理解上的策略,協助新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以《安妮新聞》第五期設計單元作課程材料,教授主從配置、受眾特性、文字圖案等設計概念,讓學生從模仿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設計理念。
結合環境與戶外教育議題,在嘉義樹木園內進行植物觀察與採集後,以點、線、面的構成進行植物描繪與創作。
IQ light─ 從IQ light燈具製作,應用組件構造組裝,與認識LED燈模組原理
以IQ燈的應用組件構造組裝,學會對稱、比例、重複、對比等原則。
以安妮新聞第14期專欄的角色設定與穿搭建議,檢視與反思日常生活中的穿搭習慣。
認識曼陀羅九宮格,並習得達成目標的技能與態度;讓學生得以反思日常生活的規劃,並協助學生達到生涯規劃的探索。
藉由閱讀安妮新聞-夢想版文章,以及桌遊:Hello Me 今天?了沒,帶著學生思考畢業進路以及未來夢想。
透過本堂課,引導學生回想獨處或和朋友互動時喜歡的環境,透過閱讀擴展對椅子設計的想像,設計出校園中,一張舒適且安全的坐椅。
配合108課綱藝術領域開設必修美術一周兩節課、以及基本設計一週三堂課讓普通型高中學生選修之加深加廣課程,將基礎美感課程與基本設計原理概念進行設計思考連結.基本設計課程目標乃提供學生學習基本設計元素點、線、面、立體等構成進行美的形式原理、平面構成原理之設計方法與創意的啟發進行創作,將生活中的觀察透過有系統的設計概念進行實質創作過設計觀點創作出的文創商品、進而發現設計的美、及提昇造型表達能力.課程計畫...
討論安妮新聞報紙的質感與版型設計,與其他報紙刊物在形式呈現上的差異,以及安妮新聞的內容特色。
透過閱讀,反思自己生命中自我探索慣用的方式。
以【顯微鏡下的微生物】為主題設計周邊產品。從微生物資料收集、研究市面販售手機殼造型、色彩計畫等產品設計到最後成果展示,學生能學習如何將生活中的美融入產品設計當中,並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以安妮新聞 Vol5 設計與想像力「設計自己的房間」為輔助教材,結合設計概論課程設計史,並藉由世界經典名椅介紹,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同時觸發學生學習設計造形歷史的舊經驗 。
運用聆聽特刊中的專欄,帶領學生進行設計思考,並從「同理心」出發、認識設計是如何聆聽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而結合SDGs的17項指標,來發展同學們想創作的電子書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