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對談-嚴長壽╳曾成德╳張基義╳劉惠媛
文字整理-黃婕珉

嚴長壽董事長專訪與主持人曾成德、張基義、劉惠媛老師合照

  • 圖片由左至右為劉惠媛、嚴長壽、曾成德、張基義

 

嚴長壽 |現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均一實驗高中董事長。一生扮演搭建平台的角色,從過去積極參與臺灣觀光國際事務,透過文化與觀光讓臺灣和世界交朋友,到現在轉向公益,希望為臺灣教育尋出一條新生的道路!

曾成德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世界設計組織 WDO 理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惠媛 |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共同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顧問,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臺灣數位文化科技與藝術學會秘書長,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兼任副教授。


前言

創辦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嚴長壽董事長,將自身經歷化成回饋社會的養分與動力,透過推動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的教育系統,以及投入藝術推廣等文化活動,在與計畫主持人曾成德老師、張基義老師、劉惠媛老師的對談下,對於臺灣現有教育體制有獨到的見解與思考,亦對於美感教育計畫所推行之作為有深切的共感,勾勒對於臺灣美感教育的未來願景。

 

藝術教育與美感素養

劉惠媛(以下簡稱劉):2005年教育部所訂定的「國家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中,規劃藝術教育的發展藍圖時,期望「培育具備美感競爭力的各類藝術專業人才,同時,藉由一般藝術教育之深化,涵養新一代國民的美感素養與宏觀視野,促進在地化與國際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全球化的發展謀求最大的福祉」,第一次正式把國民「美感素養」列入施政目標。經過多年後,不止學校的藝術教育更多元化,大家對於什麼是美感教育?美感要怎麼教?有了更高的關注與期待。從臺東縣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創校的理念到課程規劃,我們看見整合「生活素養」、「人文素養」和藝術的創意學群,讓孩子能夠發現和觀察生活中的善、美、真的人文理想。希望嚴先生能跟我們分享您辦學的教育理念,以及您如何擴大連結,創造合作價值,整合學校、教育工作者、家長、 社群和藝術家、贊助人、建立教育網絡與資源、並成功與社會溝通的寶貴經驗

 

懂得生活 教育可以不一樣

嚴長壽(以下簡稱嚴):我先用很簡單的三個詞來描述──「做人、生活、做事」,我認為是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或未來教育該有的方向,因為當今人工智慧幾乎都在複製人可以做的事情,若不要被AI取代,就要回到教育的基本,根本的學會「做人」,我認為臺灣現在所有發生的問題在於許多人的思想容易被人操控,無法擁有獨立人格與思辨能力,若沒有是非正義感、使命感、悲憫心的話,它就不會成立,所以我認為第一個階段是做人最重要,第二是學會「生活」,生活包括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文學、體育、國際餐飲、綠能建築、山海課程等等。

我之所以花眾多心力在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生活」,學校幾乎每一年都有音樂劇,像去年在均一學校演出異形奇花(Little Shop of Horrors),最重要是怎麼讓他們把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文學整合在一起,均一學校的家長陳沛淳建築師帶領學生做綠能建築,所以學校一些遮雨板都是孩子自己製作的,今年學校將主課程國、英、數、社、自學科課程能夠與孩子們喜歡的山海課程等跨領域的整合,主要目的也是讓學生了解未來機器人不能取代的就是生活的能力,或機器人已經將生活能力排除了,現在需要找回來生活的能力,不是在補習班與家之間徘徊的生活,而是把每天都生活好,可以成為能夠自己獨處的人,能夠自己在日月星辰之中獲得成長。例如我們學生在山海課程中手作獨木舟,並有機會在清晨五點划著獨木舟向著東方太平洋看日出,這是唯一在東海岸可以辦到的事,若在晨曦中觀賞日出,或在山巒上欣賞日落餘暉,所有奇景皆可以變成詩篇與音樂,所以我們現在把孩子從教室解放出來,主課程的老師要去配合副課程的節目,融入並共同準備形成跨領域課程。

 

均一國際實驗教育學校學生參與獨木舟課程

  • 學生參與獨木舟課程(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提供)

 

開創平台與社會溝通對話

嚴:我抓住機會做很多事情,大約十年前一位聯合報攝影記者林錫銘主任,分享到部落孩子們看到他的數位相機很好奇,便詢問公益平台能否協助號召徵集二手相機,並願意利用自己週末的時間去部落教這些孩子攝影,後來募集到5000臺,我請志工幫忙整理相機,寫好捐贈人的名字,連同相機捐贈到107所學校,再為解決攝影課的師資不足,向臺東的攝影協會請求協助,結果動員了許多攝影師參與這個活動,可以看見教學使孩子開始懂得觀察、敘述、借位,並從不同角度去看,其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他們如何把浮躁的心定下來,當孩子可以專注觀察的時候,等待陰影或月光的到來,再思考如何框景。第二個階段讓他們學習如何記錄下來,當他們看見美的存在,開始有計劃的記錄部落、祖母、小動物的故事,懂得敘述與表達,這些全部都是教材,但這個只是做為一個載體而已,計畫目的是陪伴學校老師一起做,最後我們也放手讓老師獨當一面(我做你看、我們一起做、你做我看),所以只需要利用一個載體就可以引發那麼多的發展,我現在覺得很高興,我們把這個活動開啟並交由文曄教育基金會以及一位從Canon退休的志工去拓展,我們的行動已經影響到全臺灣的許多偏鄉角落,尤其對偏鄉的孩子,越是有所感觸,這些都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能夠延伸到臺灣的偏鄉教育,很多基金會願意把這個活動擴展出去。

另外我們也從音樂、合唱出發,從美國回來非常棒的張浩坤老師,在2013年從公東高工作為起點,組織校內孩子(大部分是原住民)成立質平合唱團,因為張老師並非在培養專業的歌手,不主張把學生帶去比賽,不排斥任何一個想學的孩子,也不會以聲音好壞做判斷,讓喜歡唱歌的孩子能盡情歌唱最為重要,到最後演出時這些孩子上臺表演所唱出的聲音卻能感動人心。公益平台每一年暑假的合唱音樂營招募大概160位孩子,大約一半是花東的,一半是西部的孩子,中間還有與社福團體合作的特殊生,特殊生平常需要更多照護,所以我們要動用大量的志工,志工群裡有一些高中生屬於CIT(Counselor In Training),其他都是大學生,幾乎是一對一的去照顧那些特殊孩子。最後每一位都可以上臺表演,所以這真的很讓人驚訝,團體的力量、不同聲部的訓練,他們變成很有成就感,我自己覺得無論歌唱或活動都是載體,這中間要培養多少志工和學員,才可以一起做道具、做舞臺規劃、參與服裝製作、攝影錄影的甚至做音樂,到最後舞臺整體呈現,這時候發現其實做一件事情就可以擴張到無法想像的影響力,觸發成一個很正向的循環,對我來說,一旦其他人能把這個力量傳下去就是我們放手的時候,這是我們基金會在過去這段時間運作的模式。

 

公益平台於興仁國小實行的攝影深耕計畫,讓小朋友帶著相機在操場上進行活動。

  • 於興仁國小實行的攝影深耕計畫(徐振傑拍攝)

 

藝術推廣所帶來的合作價值

嚴:可以從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名片上標誌的意象看見,我們的角色就是在下面頂著舞臺的人,在後面支持他們,最後我們不必被看到,假設我們的幫助能夠發動很多有天分的人,我們的角色就是因為他們好,所以希望更多人看到。去年臺北美術館藝術家江賢二的回顧展,我們工作同仁企劃了一個活動,邀請觀眾以江老師的畫作作為背景,拍攝幾張有趣的相片在臉書與Instagram發表且迴響很大,參加活動的貼文畫面都非常有趣,不論是百年廟系列、德布西系列,觀賞畫作的人穿著與作品呼應的服裝或透過所站位置,與畫作上的元素互動激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因為借用社群媒體的力量讓藝術受到那麼多年輕族群的注目,江老師回顧展也成為北美館2020疫情期間最受歡迎的展覽。

另外,小提琴家胡乃元帶領的Taiwan Connection(TC)室內樂團,每一次臺灣各區的表演都是與海內外優秀的音樂家合作演出,沒有指揮的情況下,每一位團員的耳朵跟眼睛都要保持敏銳,在臺灣,樂團音樂家們一起討論音樂的這種模式,胡乃元也是開風氣之先,今天八月底TC發行了創團以來第一張錄音專輯,我們也幫忙宣傳推廣,我們的角色就是在幕後把這些成果讓更多人知道,我們也協助安排由TC音樂家組成的三、四人小團到偏鄉學校與企業去演奏,這便成為一個好的循環,如果全臺灣的人因為擁有音樂而使生命更加豐富,音樂家就變成音樂的散播者、傳教士,如果想讓社會走向文明,那麼音樂是非常重要的載體,無論你是一個上位者或普通人,當你充滿了這些素養,一輩子對藝術的喜愛都不會變。

 

江賢二老師回顧展在北美館舉辦室內樂音樂會

  • 江賢二老師回顧展在北美館音樂會(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公益平台舉辦於國家音樂廳的TC 演奏會

  • 舉辦於國家音樂廳的TC 演奏會(王永年攝影)

 

做人、懂得生活與做事

曾成德(以下簡稱曾):您剛說的第一個是先當一個人,先當一個人是先學會判斷事情的是非,第二個您剛剛提及是要學會生活並感受生活,並非「享受」而是「感受」,從中感受並了解生活,公益平台從下往上所討論的是希望培育價值與是非的整體世界觀,讓學生們知道整個實驗教育裡面最重要的是學習怎麼做一個人,人是如何對事情做判斷,了解好壞對錯,讓他們懂得生活的載體,從這裡去觸發學習。

嚴:做人、懂得生活最後才是做事,其實盼望孩子能從做人與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天份所在,技術、學術、藝術對一個人是缺一不可,但一定會有較為優勢的項目,有主輔的差別,我希望年輕人自己學會觀察,利用不同的體驗嘗試累積經驗,對於德國的學生而言大概到了14、15歲若還不確定自己到底適合走學術、技術、藝術哪個方向,那大概是哪裡出了問題,反觀臺灣,現在學生大學畢業還迷惘於自己的未來方向,以德國來說,超過七成的孩子選擇先就業、讀技職,只有約三成的孩子上大學、走學術之路;若今天要走學術領域,個人學習能力與學術的邏輯思考能力自然就需要具備,喜歡動手的人,並不表示在其他領域不在行,只是他們特別適合從動手中學習;第三個是藝術,我問胡乃元若孩子小學畢業才學習小提琴,他斬釘截鐵的跟我說來不及,因為音樂像是另外一種語言,若不是從更小的時候開始學習,無論是看樂譜的能力或其他等等,小時候學與邁入青年後學習是完全不同的。在學生時代,我就了解我自己對音樂的熱愛,但家中經濟不好,我到18歲才開始學習小提琴,大概三個月把一年的譜拉完,但我明白突破不了的障礙,即使做過樂團指揮也完全沒辦法,所以我很快了解做一位藝術家跟喜歡去欣賞音樂是兩回事,但我不一定要變成音樂家,我可以成為一輩子欣賞它的人,我完全相信這是每個人應該要具有的素養,它也因而伴隨著我一輩子生活。

其實機器人最容易取代的是只會做一樣事情的人,每一樣事情機器人都可以做得比人類十倍百倍千倍的好,所以一個人若只會單一的技能,在未來或許沒有辦法擁有穩定的工作,如果有橫向的創意能力,懂藝術、文化、美學、生活,更有能力去做出人想要的產品,或模仿人需要的產品,或超越人需要的產品,最終人的溫度不能失去,所以懂得做人便是要懂得怎麼與人互動,體會並了解別人,臺灣外交上處於劣勢,臺灣的產品本身或許超越別人,但沒有那個量體足以去做那麼多的經驗值,所以嚴格而言,臺灣最終還是需要研發能力,以美學設計或是智慧財產為競爭核心,這便需要培養跨領域的素養。

 

均一國際實驗教育學校在綠能建築課程實作遮雨棚

  • 在綠能建築課程實作遮雨棚(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提供)

 

生活美學與美感教育

張基義(以下簡稱張):美感教育應該是延伸自漢寶德先生的生活美學理念,比較跟傳統藝術教育行之有年的美術音樂在臺灣已經扎根了的狀態不一樣,臺灣未來更需要的不是專業者,而是欣賞者,尤其是從生活裡面培養懂得珍惜生活體驗的欣賞者,所以美感教育主要的對象不是專業者,而是跨學科的大眾,所以美感教育我們目前的師資都來自原來傳統美術相關領域的老師,他們如何把美感在生活裡面導入課程,例如穿衣服,如何紀錄環境或擺盤,從環境裡面去找出一些規則,這些都是他們生活裡面用得到的技能,所以這個跟傳統的藝術教育比較不太一樣,臺灣可能很多藝術教育還是在培養專業的技能,能夠變成大師的人很少,那美感教育比較是培養對生活裡面美感的欣賞者。

曾:我們計畫的下一步驟應該是以各種方法討論教育與自主學習,要怎麼對應社會與生活,這個學術、藝術、技術也談及對老師想做的事,未來人才的培育。我舉一個《安妮新聞》裡的一頁跨頁為例,在第三期安妮新聞的跨頁是Buckminster Fuller的Dymaxion地圖,Fuller是一位科學家、思想家、發明家、哲學家與建築師,他的地圖與我們平常看的不同,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圖面都是真實的尺寸去做縮放,不會因為投影而變形,所以他的地圖是需要建構的,另外我們還做了一件事。在Dymaxion地圖上我們疊上卡通造型的人物圖像(icon),這些圖像連接地球上各地域的民間傳說或童話與神話,所以我們藉由這份報紙一方面讓孩子們認識世界,亦懂得地圖的地理建構也是文化建構,所以我們稱呼《安妮新聞》為「教育裡的新類型報紙 (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 ANNE)」,不只是講一般定義的藝術教育,而是混合著對於生活、美學的理解,透過文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去閱讀報紙,這個可能是為何大家喜歡這份報紙,推動計畫我們在思考的事是「知識是感受性的」,我們希望透過包括報紙、課程等方式是讓種子老師跟著我們學習如何思考。另外,張基義老師把美感跟設計結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劉惠媛老師談到藝術創作與設計的差異:「藝術,追求差異性跟獨特性。藉由設計產生同理心與連結性,可以一起解決事情」。因為你要知道事情是如何運作的,事情運作的道理,賈伯斯所說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我們正是這樣想讓學生理解世界,也理解事情運作的道理。

 

開放知識,與第三方合作

劉:108課綱新增「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課程,隨著現當代藝術的思潮和傳播科技與發展,高中高職學校的藝術教師、藝術生活、科技生活相關課程的內容開發,教師們參與美感教育研習活動的興趣極高。相較於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課程,素養導向的美感課程內容,鼓勵發現、探索、思考「色彩」「質感」「比例」「構成」「構造」美的原理原則,擴大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美」的感知與訓練表達能力。目前,我們的計劃網站上提供國中、高中、高職教師,已經累積分享的精彩美感課程案例約有近一千個,並定期舉行教學研習與交流活動。線上課程分享的內容豐富多元,無論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設計思考,或結合在地的知識、傳統工藝技術的練習,都很貼近生活的應用與實踐。至於網站與出版,希望成為學校老師建立支持的系統,未來可媒合教師、學校、美術館、博物館、基金會、文化機構與大學的三方合作,共同發行教材或舉辦展覽,創造合作價值。

曾:提到老師協同學生所開發的美感與設計實驗課程,或許我可以舉一個非常動人的範例是「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曾經任教於澎湖縣西嶼國中的林雪倩老師,在美感教育培訓工作坊後設計了這個獨有的教案。西嶼的孩子上高中、大學都必須離開西嶼島,她帶著孩子們去觀察他們周圍生活的顏色,擷取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家鄉的水與沙灘都是獨一無二的元素,學生試圖利用水彩調和出相對應的顏色,並去比對四周生活的感受,這堂課是計畫前期最感動人心的教案,記錄家鄉的顏色意謂著孩子們可能不會再回來了,但他們會因課程而記得家鄉的顏色,這就呼應了嚴總裁提及關於生活的部分。

 

西嶼國中同學在「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課程上製作的作品

  • 曾經任教於澎湖縣西嶼國中的林雪倩老師「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課程

 

擴大生活美學素養的影響力

嚴:在過去人工的(artificial)是一個負面的詞,但現在大家都往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走,我最近的思考覺得人類一直在耗掉人該有的本能,結果許多事把人給取代掉了,其實我們就是需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例如老師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無論在部落或在城市都可以做,請孩子將家的故事記錄下來,他們來自於什麼地方,然後去多瞭解家鄉,另一個是在城市看見的建築與環境,孩子覺得最美的地方是何處,或是認為最不好看的地方是哪裡,最終大家做報告整理自己的想法並互相回饋,這是培養觀察力,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對錯,當大家都給予自己的看法,就會思考他人與自身觀察力與觀察方向的差異,為何我經過卻沒有察覺,老師透過這種方式去挑戰學生。我想講的是觀察力,從觀察美學到判斷政治人物,怎麼不被駕馭,國民需要有這樣的判斷能力,不管是美醜,甚至延伸到是非都很重要,否則會看到一棟美麗的建築,可能建造在臺北是對的,但在臺東就是不對,如果不從基礎面思考,怎麼去面對這樣的教育。

曾:我們常討論年輕世代為何要唸大學與研究所,是一輩子的 “learning how to learn”,我們的計畫想做的事情是 “teaching how to teach”,老師們開發自己的教材才能出現「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這種動人的例子。

嚴:最重要的還是生活,我認為最終所謂的美學素養、生活素養走到最後是要懂得什麼是文明,現在是文明倒退的時代,在這樣的情形臺灣能夠跟其他國家競爭的是什麼,只有民主跟文明,只有用更文明的態度去面對任何一種困難,你才能夠讓自己站得住腳,在競爭力的關鍵時刻,要創造自己獨有的品味。

曾:對我而言,公益平台的價值在於將教育系統擴張到整個社會。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目標也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全力散播推廣社會大眾對美感與設計的認知並培育師資,請問您如何推廣公益平台對公共的影響力?

嚴:其實我一直追尋一個自我實現的目標,我並非現在才試著改變臺灣社會,我是四十年前就試著想改變,單純覺得我走過的路徑與經驗應該可以分享給臺灣社會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曾說“ You never change things by fighting the existing reality.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 意思是如果想要改變,永遠不要想挑戰現有的體制,我決定在臺東辦學校便是想創造一個新的模式,讓現有的體制慢慢能夠改變,我們的角色就是不斷培育並支持人才讓更多人看到,我們這種默默支持的力量才會大,所以就是樹立一個典範,或者有教學理念讓其可以擴張出去,我們做的大概都是這類事,江賢二藝術園區目前正在臺東興造,公益平台也參與這個過程,江老師和我們懷抱著一個使命,將園區打造成國際性地標,透過這個平台,讓更多花東藝術家被海內外的人看到,而不只是注意到江賢二老師,所以公益平台現在也開始要為花東的一些藝術家或文化工作者做專題與紀錄片,藝術家作品跟大自然是密切貼合的,然後用國際的眼光把它報導出去,這個影響是需要慢慢積累擴展出來的。

 

嚴長壽董事長專訪與主持人們在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會議室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