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各式植墨染素材設計個人手工紙,讓學生製作手抄紙並完成個人手札作品。
學生使用豐富色彩的紙膠帶,貼出擁有自己代表色且色彩層次變化多元的花。
學生將台灣鳥類遊戲牌卡融入半島桌遊地圖,觀察「色彩」在半島桌遊中的關係。
學生彙整圖文資料後,將簡報製作成以遊戲王卡排版形式的台灣鳥類遊戲牌卡。
學生藉由水彩調色渲染,將專屬枋寮記憶的山海意象暈染於水泥盆栽上。
學生將牛奶盒製成模具,調製材料並把砂石質感紋理融入其中,完成水泥盆的製作。
學生從校園廢棄樹枝的長、短、粗、細中感受比例之美,並了解何謂「同質異感」。
讓學生設定杯墊使用情境,思考後進行合宜質感的水泥磨石子杯墊創作。
藉由蔬果拓印、紙張與粉彩、墨彩的觀察,複合紙材拼貼擴增學生質感資料庫,將美學素養運用至生活之中。
學生運用美感學習構面中的構成美感,規劃版面秩序美的構成,製作攝影作品。
學生截取樹枝一段姿態最美的比例,製成樹枝筆,感受比例的美感。
學生針對封面紙質去尋找合適的紙材,進行標題與封面圖案的設計。
學生以縮小版教室公佈欄模型進行模擬製作,體驗比例與視覺空間美感的合宜性。
學生將印章設計的構成圖案,排列於飲料杯袋並自行車縫飲料袋作品。
學生手繪並運用水晶印章來製作連續圖案,了解美感如何透過營造而呈現出來。
學生設計多面體盆器並製作盆器,挑選植栽搭配,呈現每個人創作的獨特氣質美感。
透過校園材料分類、吐司的包覆練習及水晶膠吊飾設計,使學生建立質感資料庫。
學習大自然結構的簡化原則,進行纏繞畫的基本元素應用創作。
透過校園中影像的捕捉,將文字和圖片排出平衡構圖,完成一幅如明信片般的作品。
以校園中之樹木殘枝,搭配金屬材質,完成合乎切身之用的桌上型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