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多義圖形-face「布」 客

核心概念
  • 色彩搭配: 大地色系運用
  • 美的形式原則:反覆(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特異、韻律等)
  • 美的質感:布料
美感知能
  • 繪圖工具奇異筆 代針筆
  • 電腦繪圖ai向量軟體運用
  • 版印技術

課程概述

課程靈感源自書籍的,水越設計,時報出版的 <臉的書 face book> 以往教多義圖形的單元時,多以畫面切割繪製多義圖形的手繪為主,透過創意思考分出主要圖形與縫隙圖形的聯想完成手繪作品,為了突破學生因苦思兩種不同的圖形,反覆地繪製相同的圖形的枯燥,此反思也成為改變的契機。
這次結合科技設備平板的運用,將多義圖形聚焦在「臉」為主題,引起動機的部分,介紹相關臉的藝術作品 ( 包含繪畫、雕塑、商品 ) ,實作部分從攝影的角度去切入,發現校園中的關於face圖形,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運用豐富的想像力,讓face的情緒豐富多元。
透過圖形,結合向量軟體的運用,用數位向量軟體方式,完成圖形設計與鏡射,解決複印時左右相反的問題,完成版印的袋子作品,成為校園獨有給客人的伴手禮。

美感預期成果

  1. 嶄新的視野 : 對於生活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不同視角看世界,保持好奇、勇於發現的態度。
  2. 平板Ipad攝影教學:將生生有平板的概念,結合平板的攝影功能、googleclassroom平台,讓學生能熟悉使用,達到數位輔助學習效果。
  3. 向量軟體運用 : 對於基本的編輯能力,培養圖文設計的能力,對於日後例如音樂班在節目表製作,可以產生學習遷移。

教師課後省思

  1. 歸零學習:face拍攝的部分,為了增加難度,畫面要求必須有眼睛鼻子嘴巴,拍攝內容須個別確認。學生表情豐富,扁嘴的模樣告訴我他拍攝的表情,提醒我要有想像力,課程中學生回饋更多。之後拍攝,會調整除了找到face外,再增加個人臉部表情比對,趣味性十足。
  2. 線上投票:請學生使用google表單投票,線上表單的作品,可以做為之後美的形式原理的參考依據或評量,之後實施投票,可再增加:使用什麼美的形式原理和喜歡的原因。
  3. 袋子印製:以橡皮章的媒材, 10*10cm範圍大小,在蓋印上,有些限縮,所以調整成,以整個袋子的範圍為版面,讓孩子能更以橡皮章的單位,作為「反覆」的排列,先描需蓋印外框,以學習單所學的美的形式原則,從中挑選展現。但發現「四方連續」的效果學生比較無法呈現。
課程規劃
  • 01
    觀察學校中的face:拍攝

    1.PPT介紹多義圖形概念。
    2.先從手機鏡頭引起動機,試著從單眼、三眼的藝術作品切入「臉」的主題,如圖1、圖2。
    3.認識「臉」相關多義圖形的藝術作品,例如:浮世繪、達利的作品,如圖3、圖4。
    4.觀察學校中的face:拍攝,照片傳於googleclassroom平台。

  • 02
    繪製表情符號表情情緒分類

    1.以《腦筋急轉彎2》joy和sadness作為主要情緒分類,讓學生觀察face的表情變化。
    2.表情幾何化,先用鉛筆觀察,運用代針筆,繪製完正的表情符號(基本單位形)

  • 03
    電腦繪圖排列版印操作1圖形設計階段

    1.電腦繪圖ai向量軟體運用。(加入學習單)
    2.教快捷鍵CTRL+D、複製鍵ALT、鏡射等。
    3.美的形式原理的探討,例如: 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特異、韻律等。
    4.從中選擇最佳的美的形式,並完成10*10大小的 (存PDF檔上傳googleclassroom)(尺寸以袋子的比例繪製完成)

  • 04
    版印操作2刻版階段

    1.複印線稿,於版材上。(圖稿已完成鏡射效果)
    2.雕刻刀使用說明,特殊刀具,例如:紋路刀使用。
    3.完成雕刻版印作品

  • 05
    版印操作3滾墨壓印

    1. 將刻完版材,均勻滾上印墨,思考色彩計畫。
    2. 進行袋子與版材對位完成。
    3. 壓印階段,完成版印袋子作品。

  • 06
    展覽心得反饋學習單

    1.展覽形式,以白板張貼,於校園一角,如圖1。
    2.袋子作品以強力磁鐵掛勾呈現。
    3.學生運用ipad 互評,運用google表單完成線上票選作品。

徐章通
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國中部)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