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翻頁回憶錄

核心概念
  • 讓學生「看見」時間的流逝幫助學生理解時間的有限性,從而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探索時間與生命意義的連結。
  • 透過設計創作表現對時間的理解,啟發學生對未來的生涯規劃。
  • 在創作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生命中的小片段如何累積成為一生的重要經歷,並激勵他們用美感的方式記錄生命的成長。
美感知能
  • 能察覺生活中色彩的重要性。
  • 能嘗試透過日常觀察,思考策畫展覽的題材。
  • 認識如何將資料視覺化,並能具備資料統整的能力。
  • 藉由對畫家作品的故事瞭解,反思自己的生活色彩與情緒的波動。

課程概述

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在和時間協作,時間,是夥伴、是競速對手。

在本次課程設計中,藉由認識資訊圖表的特點,透過資訊視覺化的方法,有效傳達訊息。以色彩引導期許學生看到時間,對藝術家生命色彩的理解,反思考自己生命色彩,漸進式從過去、現在、未來思考時間軸的設計,以翻頁書形式組合圖文,嘗試不同的版面構成組合,啟發學生對未來的生涯規劃。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識如何將資料視覺化,使用視覺提示溝通資訊,並能具備資料統整的能力。
  2. 課程設計讓學生不僅學會如何以美感方式表現時間,感受時間的流逝,理解時間在生命或生涯規劃中的意義。
  3. 透過時間軸摺頁設計—從回憶,現在到未來的故事創作和討論反思,期許他們學會珍惜時間、規劃目標、並對未來的生活中能有期待及規劃,為生命賦予更多價值。

教師課後省思

九年級同學在下學期因面臨會考,情緒及壓力有些波動。課程在實行上有時候會到一些問題(例如請假或其他),教學上多加鼓勵學生與其聊聊生涯與升學相關資訊,讓生活中的擔心以圖表或文字呈現,使學生感到踏實;有同學會積極研究立體折疊的做法使翻翻書變有趣,也有同學沈浸在繪畫的樂趣,得以達成美感課程的目標。

課程規劃
  • 01
    討論一小時的時間可以改變什麼,進而思考時間在生命中的價值。以漸進式的引導學生看見時間的變化。

    一小時的生命色彩
    1. 色彩心理學介紹:色彩如何表現情緒(如藍色代表寧靜,紅色代表熱情)。
    2. 時間色卡:讓學生以漸變色帶來表現一天中不同比例的時間變化(如清晨、正午、黃昏),並選擇相應的色彩表達不同時間段的情緒。
    3. 情境配色:學生設計一張「一小時的情境色卡」,用色彩分段表現一小時的可能情緒,例如放鬆、專注、快樂等。
    4. 設計一張自己的「生命色彩色卡」,以五個不同顏色來表現對每一段時間的情感。每個顏色代表不同的心情或成長故事經歷。
    5. 可參考https://coolors.co/的配色

  • 02
    以色彩表現時間與情感: 藉由數據(時間)轉換圖形化的方法,讓情緒及故事傳達明瞭。瞭解資訊圖表類型的表現方式。

    1. 數據具體表達的神奇魔力
    2. 延續上一堂課找尋「生命色彩色卡」的色彩,以五個不同顏色來表現對每一段時間的情感。每個顏色代表不同的心情或成長故事經歷。
    3. 常見圖表種類類型:不同圖表有使用的目的及方法,藉由數據(時間)轉換圖形化的方法,變成時間軸,讓情緒及故事傳達明瞭。
    4. 好的資訊圖表:
    ● 文字的轉合魅力(有邏輯的文字運用)
    ● 資訊圖表的色彩(利用色彩傳遞資訊)
    ● 資訊的層次疊疊樂(一目了然的視覺層次)
    ● 記憶點
    ● 清楚的視覺動線
    5. 將「生命色彩色卡」以資訊圖表方式呈現視覺化。

  • 03
    色彩+構成抽象表現(時間軸摺頁封面設計)。利用點線面構成表現時間的節奏,讓學生體會生活的律動感。

    色彩+構成的抽象表現(回憶錄摺頁封面設計)
    1. 介紹康丁斯基:色彩表達(色彩的比例與構成思考)
    2. 講解如何使用線條、形狀和重複來表現時間的流動。
    3. 視覺與構成的創作:利用點線面構成表現時間的節奏,讓學生體會生活的律動感。學生隨機選取幾種幾何形狀,用平移或旋轉等手法創作一幅「時間構成畫」,讓作品呈現出時間的流動感。
    4. 作品解讀:學生展示並解釋他們的構成作品,討論如何運用形狀和構成表達時間的節奏。
    5. 延伸自己的「生命色彩色卡」的五個色彩來進行設回憶錄封面創作。

  • 04
    以《心智圖》為草圖設定自己的故事,再輔以圖像與設計進一步說明。

    回憶錄摺頁設計:圖像敘事
    1. 瞭解圖像敘事的重要性;經由圖像和文字的選擇與安排,傳遞訊息與描述事件,達到文字與圖像的互動。
    2. 以《心智圖》為草圖設定自己的故事,再輔以圖像與設計進一步說明,構成美感(編排)的視覺引導說明探索圖與文間的排列,發現圖文構成中不同排列組合的美感,體驗圖文構成秩序之美。
    3. 回憶錄摺頁設計內容,可分為自我介紹、成長經驗、生涯探索、其他。閱讀理解是基礎的素養能力,利用視覺方式來凸重點。
    4. 回顧自己在國中三年中重要的成長經歷(如參加的活動、取得的成就或遇到的挑戰)。每個時間點可以用一個象徵性的符號或顏色來表達這段記憶的情緒。

  • 05
    回憶錄摺頁設計 :整合相關資料自我介紹、成長經驗、生涯探索、其他創作。

    回憶錄摺頁設計—從回憶,現在到未來的故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758
    1. 一張紙的無限可能:利用四開紙張摺出回憶錄,翻一翻、拉一拉,一張紙做出翻頁變化書。透過設計個人時間軸來回顧過去的回憶,並展望未來,將時間創作與畢業回憶及生涯規劃連結。
    2. 生涯未來的規劃與想像:教師介紹不朽的傳奇貓王艾維斯及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故事,引發對於生涯未來的規劃與想像。
    3. 未來願景時間軸:讓學生在回顧的基礎上,設計他們的「未來時間軸」,標記高中、大學甚至工作階段的目標。可以用漸變色來象徵目標的逐步達成,也可以用圖案表示每個階段的里程碑。(例大谷翔平)

  • 06
    回憶錄摺頁設計完稿。校園佈展討論。

    回憶錄摺頁——從回憶到未來的故事
    1. 作品整理與展示。
    2. 回憶與祝福牆:在展覽中設置一個「回憶與祝福牆」,讓學生彼此留下我心底的感謝或未來的約定。這樣可以增添展覽的互動性,同時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畢業時收到同學的祝福。

陳玟秀
新北市立碧華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新北市立碧華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