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安妮新聞報紙中說明了10個最佳的生存秘訣,最吸引小朋友的是《六種野外可食的植物》,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野外的草是可以吃的,不知道吃起來會是什麼樣的滋味?但真的要帶領學生至野外認識野草是不容易的課程,必需要規劃配合許多。於是課程發想就從學生生活周遭的環境開始進行,平日的營養午餐就設計許多藥膳湯,校園裡的野草也是學生每天都會看到的,許多的野草除了可以吃以外也是具有療效。教學活動除了有認識野草、藥草,學生也必須分組完成校園野草的報告,最後以「我要活下去—魔法試煉」闖關遊戲為此課程進行總結性評量,使學生感受到掌握知識與技能就如同擁有魔法,進而建立自信與成就感。
課程目標
《認知目標》
- 學生能辨認至少5種常見的校園野草與其基本特徵。
- 學生能說出營養午餐常見藥膳湯中的3~5種藥草名稱與外觀。
- 學生能理解特定野草與藥草的基本療效(如清熱、補氣、去濕等)。
《技能目標》
- 學生能在校園中實地找出特定野草並拍照記錄。
- 學生能將藥草與其用途做出簡單的筆記。
- 學生能參與小組合作完成「野草觀察紀錄」。
《態度目標》
- 學生對自然環境與植物產生興趣與好奇心。
- 學生願意主動觀察、提問與分享對藥草或野草的認識。
- 學生學會尊重自然,了解魔法師(求生者)需與自然和諧共處、珍惜資源。
教師課後省思
野外求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學習課題,有別於以往的課堂活動,10個最佳生存秘訣,每個秘訣都令學生躍躍欲試,但礙於時間、場地與物資的需求,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
學生也問到,校園裡有很多酢漿草,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煮來吃呢?
因為在野外深山裡沒有環境污染的問題,野菜是可以吃的。
未來可設計10個最佳生存秘訣的主題單元,再融入簡單急救課程活動,使學生親自體驗動手做,相信帶著走的能力會跟著他們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