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畢業季的來臨,六年級的夥伴最不捨及在乎的是從幼兒園一起走到國小畢業,陪伴在左右的同班同學,從低年段互相認識、中年段經歷吵架,到高年段相互間的默契及信任。閱讀這篇「該為友誼犧牲嗎」,文章中三種不同的觀點及決定,引起班上夥伴思考,這件一起做的壞事,是不是與他們在國小階段六年經驗中,有相似經驗,現在回想起來令人噗嗤一笑,當時的決定是偏向於三種觀點中的哪一點呢?又或是現在會有新的觀點。班上夥伴已在四五年級大量練習讀報經驗,對於這篇報導的文字及人物角色可以較快將故事串連與觀點整理,回家任務派先派閱讀兩遍文章,進到課堂中,相互分享看見三位不同哲學家的觀點,書寫整理觀點後,再思考自己與哪一個觀點最接近,及背後原因是什麼。進而延伸至朋友信任圈,對於好朋友的定義及自己與他人互動間在意的事情。
課程目標
- 抓取關鍵,整理文中三種觀點,分別書寫成 20 字的摘要。
- 以書寫方式表達三種觀點裡最貼近自己的一種,並說明原因與經驗
- 寫出信任朋友圈的兩層,藉由此書寫整理,認識自己在交友過程中的狀態,期待遷移至國中新的階段中,在新的班級可以覺察自己的人際互動。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先備經驗需有要大量閱讀報導篇章的練習,及在社會情緒學習上,練習聆聽多元不同觀點,不先予以評價。後者教師須引導學生在思考與覺察時,同學間的觀點沒有好壞或是非對錯,尊重每位夥伴的想法及原因。
陳玟伶
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國小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