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友誼

課程資訊
  • 學校:台東縣東河鄉興隆國小
  • 教師:余兆娟
  • 課堂:藝術與人文

課程簡介

請孩子們閱讀繪本,與繪本對話,回看自己交友的歷程。並透過提問討論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所重視的品格與能力,個人知行合一的程度。進而,覺察所有人際關係中,自己與他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求人的時候更要回頭看見有一人是時刻同在的,記得珍視愛己而後愛人。而在藝術與人文課程中為自己縫製一個娃娃,提醒珍愛自己。然後,閱讀安妮日記第Vol. 08 期 P4「友誼」是什麼呢?提問討論思考交友的核心價值,在感官、功能、德行三方面,當彰顯本質的真善美,一如發揮神性,便是獨立個體,能做決定與人共好。最後,閱讀安妮日記第 Vol. 08 期 P5 善感靈魂的碰撞—五對藝術家好友。提問討論思考與人交友的方式,給予自己期許。

課程目標

  1. 發展詮釋、反思、評鑑 文本的能力。
  2.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3. 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4. 理解人是會思考、 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教師課後省思

設計本課程的理念是希望六年的孩子能悅己納人。而在課程執行過程中,如要促進討論孩子預習文本是需要的。這是未來教學上,可以與班導師協調落實的。與孩子討論友誼是什麼?個人當下認為三位哲人的觀點是可以連貫的,而有了「在感官、功能、德行三方面,當彰顯本質的真善美,一如發揮神性,便是獨立個體,能做決定與人共好。」這是在備課前始料未及的,能有這樣的收穫算是教學相長了。在縫製襪子娃娃時,投入協助指導孩子縫補,沒有留下過程影像,只能從成果照看見成品。面對孩子的紀錄回饋,看見部分孩子能了解自立得性的重要,當然也看見孩子在意感官功能。而這樣的情形,正提醒教師持續發展課程,以帶領孩子往悅己納人的方向不斷前行。感謝安妮新聞給與師生共學的機會。感恩。

余兆娟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