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看待友誼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然而長時間的觀察發現,青春期的孩子面對人際相處及友誼的拿捏時常導致他人或自己的心靈創傷,可能是在於不了解自己而委屈配合或太過於佔有而嫉妒,但卻無正向觀念面對自己的問題或正確的提出解決辦法,終至霸凌事件、心靈創傷。
透過安妮新聞第八期友誼篇,主要帶領學生探討個體思想的差異性導致面對友誼時的處遇方式不同,以建立學生多元且正向的思維,並且同理、接納與尊重他人面對交友時的選擇與處遇事情的方式。次要帶領學生尊重多元的生命世界,在面對寵物時能不以自己主觀的期待去替代動物的語言,而是更能透夠過觀察與接受動物的本質和個性去理解、感受,以建立尊重多元生命的觀念。進而提示,人與寵物的相處需要透過觀察與理解性格,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需要仔細聆聽與接納個別的差異性。
因此,面對安妮新聞第八期友誼篇想帶領學生學習同理接納與尊重多元的聲音。
課程目標
- 第一單元:何謂友誼?
- 能了解自己並說出自己對朋友的定義及內心的渴望(相處形式)
- 能透過文章、同儕分享知悉並且同理接納他人(國)對朋友的不同定義及渴望
- 第二單元:為什麼我和她這麼 MATCH?
- 能了解自己的性格及與人相處的形式、處事態度
- 能透過文章、同儕分享知悉且同理接納他人不同的性格及處事方式
- 能閱讀完文章並且觀察到每一個人的性格,進而批判反思並給予理性建議
- 第三單元:別人怎麼看待友誼?
- 能閱讀完文章並進行統整歸納及摘要
- 能透過文章觀察到朋友的影響力,進而反思自己帶給他人的正、負向影響
- 能透過文章思考,面對重要問題時,對於「義氣」自己為何如此選擇
- 透過分享,同理並接納他人面對「義氣」時的選擇與處理方式
- 第四單元:牠也是我的朋友!
- 能透過文章體認到寵物是另一種生命、友誼,也應該學會尊重與聆聽
- 能透過文章學習與寵物相處的方式:觀察動物的行為、接受本質與個性、以聆聽代替說服、不以人為中心的想法判斷。
- 能體認到與動物的相處不以人為中心判斷,並反思與人的相處更不能以自己為中心判斷。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友誼有很多的想法與個人主觀的思考,他們很想要闡述但礙於時間限制時常會被我中斷,因此在課堂執行時,建議先告知學生這部分要進行發表且限時分鐘數,讓學生有所準備,讓學生感受到尊重,並且讓更多不同的聲音被聽見。
雖是以主題性課程來進行設計,但發現孩子有些彈性疲乏,未來規劃以一單元做為一個主題,分別在三次段考中實施闡述不同的方向,讓此份報紙能運用的面向更廣更多元。
徐詩惠
花蓮縣立南平中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