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美食食譜記

課程資訊
  • 學校:花蓮縣立卓楓國民小學
  • 教師:馬慧廷
  • 課堂:國文

課程簡介

這堂課程結合了閱讀速素養與視覺藝術,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和創意思維。課程一開始透過新聞的文章,了解傳統美食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價值。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速素養,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標題、關鍵字等技巧,幫助他們有效提取文章的核心信息,提升閱讀速度與理解力。 


在閱讀理解之後,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並運用所學的閱讀技巧快速查找相關資料。並結合設計軟體設計出文章,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食物的相關背景,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發揮創意,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作品。 


最後,學生分享自己的食譜,並簡要介紹食物的歷史背景和製作過程,進行互動討論,提升口語表達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整體活動不僅促進學生在語文、設計及文化領域的學習,也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提高閱讀速素養,提升創造力與表達能力。

課程目標

  1. 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快速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 
  2. 增強資料整合與呈現能力:學生學會如何從多個資料來源中提取信息並整合為簡明扼要的食譜。 
  3. 提升數位素養: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運用數位工具,提升他們的數位素養與創作能力。 
  4.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口頭分享,訓練學生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強化團隊合作精神:在小組討論與分享環節中,學生學會合作並互相學習。 

教師課後省思

  1.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I. 學生閱讀能力差異較大: 
    問題:部分學生的閱讀速度與理解力較弱,難以有效提取文章核心信息。 
    對策:設計多層次閱讀任務,對於需要更多幫助的學生提供輔助,例如重點講解關鍵字提取的方法,或安排高能力學生進行同儕教學。 
    II. 設計軟體操作能力不足 
    問題:部分學生可能對Canva等設計工具不熟悉,導致創作過程較慢。 
    對策:課程前教導基礎操作,提供簡單的模板讓學生套用,讓學生可課後練習。 
    III. 時間管理問題 
    問題:學生在閱讀資料與創作設計間可能出現時間分配不均,影響最終作品完成度。 
    對策:分階段設定明確的進度目標,並在課堂中提醒學生時間。教師可透過簡短檢查確保每位學生按時完成任務。 
  2. 未來的教學規劃 
    增加課後延伸活動,如鼓勵學生實地調查家庭或社區的傳統美食,進行採訪與紀錄,將資料融入作品中,提升課程的真實感與參與度。鼓勵學生將設計作品公開,讓家長、同學或師長參與觀賞並學位自己作品介紹,增強學生表達能力及自信。
馬慧廷
安妮新聞種子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