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曼陀羅九宮格,並習得達成目標的技能與態度;讓學生得以反思日常生活的規劃,並協助學生達到生涯規劃的探索。
學生在閱讀安妮新聞後,學習覺察、分享、描述情緒,並增強『調整情緒』的心理韌性。
透過閱讀引發學童對議題的興趣,並藉由跨年級異質分組學習任務分工與合作及如何有目的的閱讀。最後,將資料轉化成資訊,並透過文字、圖像與口語正確傳達。
擁有合宜的自我觀,同時透過閱讀美感報、選擇分析訊息,探尋生命意義自我精進。
學生藉由製作簡報展示自己喜歡的繪本,簡報中應包括繪本的標題和作者、故事的簡要介紹、個人感想以及推薦理由,,並接受同學與教師的反饋,不僅能提高自信心,也能增進口語表達、聆聽和反思能力。
本課程通過創意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創作興趣,培養分析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先發下安妮新聞報讓學生不帶任何目的閱讀,享受閱讀美麗的刊物。在閱讀完安妮新聞報夏日特刊後,我與學生一起討論夏日清單,在說明完如何透過五感來場夏日療癒之旅後,我挑選了「畫一畫」當中的「小毯毯」進行延伸教學,希望學生能對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能有進一步的觀察與思考,並懂得感恩與珍惜。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有助於理解外在世界,能夠有效的擷取知識訊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讀報教育」是在學校或家庭,以報紙做為教材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利用負擔較輕的報紙,來鼓勵學生們體驗「閱讀」,讓學生們慢慢體會閱讀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活動。 此次的課程使用第十三期中的小主題「當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s,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首...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有助於理解外在世界,能夠有效的擷取知識訊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讀報教育」是在學校或家庭,以報紙做為教材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利用負擔較輕的報紙,來鼓勵學生們體驗「閱讀」,讓學生們體會閱讀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活動。 此次的課程使用第十五期——《夢想》中的小主題〈內外並行——探索自己的天賦〉以及〈實際在夢想這條路上——職場工作人的心聲〉。首先請學生閱...
以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引發學生意識到資源、能源永續的重要性。師生共讀安妮新聞第七期,以安妮新聞為主軸,結合三年級下學期翰林健體課本第四單元「垃圾變少了」,並融入SDGs12: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以及能源教育、環境教育的議題。透過安妮新聞生動有趣的師生遊戲互動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認識地球能源的有限、資源分類的重要性,並期望學生能將行動實踐在生活中。
今年度的課程實施對象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主,故課程定位在生涯規劃與職業試探,本課程將運用安妮報紙作為主要教學媒材,引導學生探索各種職業類型及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國文課的自我探索:甲骨文書法小書籤——我想成為的「朋友」。
本課程在課程設計上以「國文課的自我探索」為教學主軸。 在教學工具方面,使用了自編講義教材、手機或平板(ipad)、安妮報紙、書法與美術用具(毛筆、墨汁、墊布、水彩、調色盤、水杯)等。 在教學設計方面,首先,帶領學生從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論語選〉中,感受其中談論的交友之道與人我關係;其次,帶領學生閱讀安妮報紙第8期「朋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與省思「朋友」在生命...
以城市美學的主題式課程,從「構成」的美感構面中,引導學生學習排版與視覺傳達的設計能力,最終產出「城市散策」網站,以網頁設計進行城市空間的踏查與設計思考。透過課程活動引導學生做中學,從日常生活、平面設計與空間中的城市規劃等三個向度,探索認識、並應用構成的美感思維,培養學生對城市美學的敏感度與實踐能力。
「美感智能閱讀」指的就是在閱讀的同時亦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而《安妮新聞》是一份以此為出發點所設計成的報紙。本次的課程活動將融入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宗旨,讓學生從閱讀《安妮新聞》第13期作為出發點,從本期版面的編排、文字的敘述內容等,引導學生從閱讀中觀察本期內容的色彩編排及版面設計。再者,讓學生從閱讀《安妮新聞》13期的各版面的標題及內容,擷取訊息,並帶入自己的思考,藉由問題探索的方式,讓學生敘述...
即將畢業的國九學生,近年來因為手機通訊軟體的便利,鮮少翻閱報紙與閱讀紙類報章雜誌,因此透過課程設計,使學生有機會能近距離閱讀文章,體驗觸摸紙張感受閱讀樂趣。並透過課程中閱讀,挖掘出文字的敏感度與精緻度,進而影響學生對於文字的美感,結合生活感官與經驗,讓學生多重體會這份報紙的力量。 課程透過實作、個人報告與小組討論、報告,探究圖文與解析,更加上學生論點講述,營造學生共學情境同時,更透過閱讀及...
藉由這次的美感報紙,結合五年級國語夢想和綜合課的生涯規劃,讓學生可以藉此延伸所學
一直都很喜歡”腦筋急轉彎”中的”看圖說情緒”和”情緒探索地圖”與”基本情緒圖鑑"都和銘傳國中閱讀課程中的"心閱讀—韌性閱讀”很有關聯!!所以這一次也推薦給新任的閱讀老師從安妮新聞中引導孩子們去了解情緒、悅納自己就相對地比其他文本更適合進行課程延伸。 此外也帶領著青春期的孩子們去了解"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中的情緒閱讀素材,讓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可以透過閱讀同理並且了解情緒,進...
第一節課 閱覽安妮新聞,讓學生翻閱內容,略讀相關資訊。 第二節課 針對封面及圖卡內容做提問,並且瞭解從略讀報紙,探討平常學校沒有特別提到的課題,也從中發現學生多元的觀察能力及態度。 第三節課 請學生將前述的內容,以及搭配畢業在即的複雜情緒,用自己的話語加上創作,完成學習單。
配合學校招生,邀請鄰近小學六年級應屆畢業生,利用連續八周星期三下午,到國中體驗未來國中課程。國文科配給節數為兩節課,設計體驗課程。以安妮新聞vol8 當中友誼為主題,結合桌遊故事骰,引導小六學生創作一則以友誼為主題的故事。
本課程希望藉由「安妮新聞之聆聽特刊」中,透過藝術家吳燦政老師所記錄的上萬筆聲音檔案,感受臺灣每個地方的聲音結構,用耳朵發掘其中區域、範圍、濕度等環境元素。接著,瀏覽「拜託了!新生」padlet內容,讓學生思考若有機會再當一次國中七年級,你會想跟當時的自己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