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上觀察學為題,從繪製上學路徑的景點、撿拾遺落的物品製作「作品資料卡」,最後以在地河堤地景為創作主題,讓觀察融合情感表達,完成詩文創作。
以《安妮新聞》進行AR擴增實境,藉由討論家具設計、色感經驗等,學習配色概念。
以安妮新聞第十期〈作夢〉為主軸,課程跨藝術與閱讀,除了讓學生感受水墨的變化,並結合牌卡讓創作聚焦於夢境主題,延伸創作。
課程設計是讓學生感受安妮新聞報紙的質感,並能理解「環保」的相關知識。
經由讀報理解流行文化每個單字的代表意義,透過討論,找到代表自己ID的單字。
以報紙帶領學生從版面編排,進行分析一份報紙的架構,探討版面設計與文章內容。
透過報紙文本閱讀「友誼是什麼?」能拓展對特定主題的視野,並深化思考。
以報紙內的心理測驗,讓學生認識人格特質,並試著用文字敘述重新介紹自己。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我思故我在
帶領美術班學生從感興趣的漫畫、插圖切入,探索安妮新聞的多元視角與豐富內容。
結合《安妮新聞》第四期專欄,紙媒與數位媒體的運用,融入媒體識讀教育的學習。
以[微生物的世界]為主題,閱讀文章後讓學生思考病毒對世界的影響。
藉由閱讀安妮新聞報紙,進行深度的閱讀理解,和學習圖形筆記的方法。
引導學生閱讀報紙內容之外,也能觀察此份報紙編排設計與一般出版報紙的差異。
觀察椅子的設計特色,以通用設計的概念,讓學生就「鞦韆」設計交流討論,
透過安妮新聞討論造型表現與顏色搭配展現的想法,進行分組與分析,重新思考自己家庭或學校的人際關係。
以安妮美感報紙第九期貓奴藝術家們作為媒介,進⾏「陪伴貓咪」想像繪畫創作,將⾃⾝所觀察到的東⻄,以不同形式或媒材呈現。
透過閱讀安妮讀報 VOL9閱讀,學習情緒表達。
教師引用《安妮新聞》2021/3/15 第 8 版之「激起敬畏的畫筆」裡關於『畫筆與自然』的主題表現,結合古文十二生肖字感,進行跨領域課程設計,最後進行手繪春聯創作,讓學生有發展創意的機會,使學習獲得的知識付諸於生活中實踐。
本學期選擇第一期太空探索及第五期設計與想像力的安妮新聞內容來實施,最後每組將所寫的內容上台分享、發表並出題與台下同學互動。
就安妮新聞AR 部分讓學生體驗結合手機功能的立體圖像閱讀。對應到這個學期中介紹的「室內設計、透視圖法」的課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