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事先為一系列創作過程拍照紀錄,填寫文字紀錄,作為報紙編排的圖文元素。以兩種相異紙本實體報紙讓學生自行比較,透過手觸眼見直接發現,教師再統整分析。再借用美感字體排版歌重點提示,希望能讓學生自覺發現怎樣的編輯才具美感。
透過觀察「安妮新聞」的版式設計,找到符合「美的形式原理」表現之處。透過徒手繪製的方式,將觀察到的結果畫在領域記錄本內以及就刊物內最喜歡的插畫,將其臨摹於記錄本,並寫下喜歡的原因。完成之後,同學兩兩彼此分享學習心得、互相欣賞同學們的學習記錄成果。
課程以 2025 年雙北即將承辦世壯運,同學想要介紹哪些雙北的景點與文化給外國朋友們為情境,引起學生的創作動機。
引導學生觀察安妮新聞封面的構成設計,分析安妮新聞封面圖案構成,使學生從中學習什麼是適合的、有目的並適應於整體秩序的美學習歷程,最終能自主體會到美感差異有其因果及美感要素的重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美感體驗,促進美感經驗交流。
帶領學生閱讀一到五期的安妮新聞,由全班學生票選出最有興趣的部分,深入介紹或探討不同主題的內容。接著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表情符號、「我站在屋頂上,想大聲說的話」、「來蓋自己的秘密基地吧」等不同主題發展不同的教學內容。
本課程試圖仿製安妮報紙Vol4第10頁裡面的排版和專文內容形式,請學生分組製作屬於自己的專題版面,呼應英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英語文的閱續能力及跨文他的理解能力。
向學生說明「形式」之於「閱讀理解」的作用,開啟學生對「圖文形式的想像與理解」。
以安妮新聞中的多元科普知識作為「發想起點」,搭配學習單的書寫、網路資訊延伸搜尋,挖掘有趣的風格造型創作思考點,並透過空間機能與需求探討的學習單,讓學生分析出空間中的務實需求。透過安妮新聞的內容,讓學生開拓教科書外的眼界,補充了職校學生較缺乏的科普閱讀。
透過安妮新聞版面構成的引導,改良國中生涯中印象深刻的隔宿露營活動「畫話隔宿露營」心得報告。課程先從「閱讀安妮新聞」開始,比較討論安妮新聞和一般的雜誌、報紙的編排有無不同。接著,「猜解安妮新聞」找出版面的「隱藏線」,並觀摩其他版面編排的參考圖片,經過配置練習後,最後將自己的「畫話隔宿露營」心得報告重新版面編排改造。
由美感課程的「構成」理解:聚斂式與發散式排版,帶著孩子在報紙閱讀的觀察中,試圖找到自己讀取觀看世界的方式並綜合自己開啟的美的發現,教室提供多樣媒材的表現工具,排列出主從關係,對稱、均衡和格線位置合宜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