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觀察大自然的顏色來認識色系及漸層,再透過色彩搭配實驗學習色彩間的搭配的多種變化
以色彩美感概念,進行與學生的互動對話,運用色彩典範案例,使學生明瞭色彩美感所需的條件與方法。
給予學生色彩意象的觀念,討論出符合媽祖文化又具美感的色彩,完成指定的香火袋圖案。
觀察日常生活服飾搭配的色彩,探索其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帶著這些學生達成對色彩的發現及探索,未來
能對自己的色彩創作進行闡述與反思討論。
從不同區域、不同民族,思考色彩的多元差異與意義。
學生抽選色彩後,用平塗的方式記錄校園色彩
探討色彩如何與周遭環境達成和諧感,能對自己與他人的作品進行表達與反思
透過實際校園設施色彩的改造行動,彩繪實做,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並發現環境不美的原因,並且能藉由對環境色彩以及文化背景以及色彩屬性的了解,改善環境不美的問題。
探索生活周遭更多的色彩搭配,增加對質感的追求,逐漸整合對色彩的搭配與選擇。
感受美、發現美進而實踐美,讓美感更有感。
覺察生活中的色彩、能思考並運用色彩表達抽象概念 ,且能對色彩產生多元美感經驗。
發現校園色彩調合及衝突配色,學生表達出色彩搭配及對個人的感受、運用討論分析色彩調合或衝突配色。
課程藉由生活經驗中所接觸天然蔬果色彩經驗,引導學生觀察探索豐富的天然食彩
帶領學生進行色彩實驗,進而體驗改善美術教室外長廊空間色彩氛圍之效果。
以美術教室為實際的空間案例,重新對空間的色彩提出規劃,試著調色練習並提出何者為美。
動腦和動手改造校園指示牌,思考指示牌的色彩配色,除了對色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讓適合的色彩進駐在各處室的指示牌內。
透過色彩構面課程的進行,將書籍封面進行色彩分析,利用色彩搭配調和與衝突的色調,設計具色彩美感的書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