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焦點課程
本課程希望將環保議題與美感課程相結合,藉由結合STEAM跨域課程之進行,賦予廢棄物環保再生之美感,找到新生命!
課程引導學生通過藝術作品觀察臺灣景觀,了解城市演進與文化,並以地方元素創作人孔蓋藝術,提升美感與校園認同。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由安妮新聞第10期中「基本情緒圖鑑」作為開端,並搭配文章與繪本《發光的樹》進行閱讀理解與創作。
引導學生觀察並記錄自己或同學上外堂課時書籍、物品的攜帶方式及問題(觀察/發現),透過實驗記錄,思考「承載→牢固(易帶)→美感」的歷程,共同討論出方便攜帶、易於收納、合於美感的新包裝型態(運用、整合的歷程)—「助帶物」設計。
英雄練成之旅
透過穿搭日記讓學生培養穿衣美感與自我風格,再設計專屬英雄及其服裝,而後運用色彩、比例、構成、結構組合出旅程拼圖,最後將上述成果融合,創造出「我的英雄鍊成」小書。
從「安妮新聞」學排版
校訂必修 - 「透過藝術的學習」是一門以藝術的角度觀視跨領域的學科範疇,結合生命與環境等重要議題,凝聚思考與創作的能力,從藝術表現與多元探索中開創廣闊視野的課程。而課程最終的表現目標即為產出一本議題繪本。與前兩年不同之處在於此次黃郁茜老師從「安妮新聞」本身的內容,帶領學生進行色彩、構面、排版的內容說明,此次課程單元分成兩週共4節課進行。
第1節,教師以安妮新聞內容與版面安排進行介紹,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美感報紙閱讀與觀察。第2節,拆散小組,讓閱讀同份安妮新聞的學生坐在同一桌,討論與整理該份報紙編排特色後至玻璃牆上進行介紹與分析之撰寫並介紹予班上同學了解。第3、4節, 學生回到原組別,請學生以課程所見,為自己的繪本做一篇專題報導,以海報形式呈現,進行海報繪製。第5節,校訂必修課程學期成果發表與繪本專題海報介紹。
新媒體藝術
本次「安妮新聞」的課程活動, 主要是安排在這學期新媒體藝術課程中的「排版應用」單元,請學生先閱讀第8期的安妮新聞,並特別說明排版與視覺感受的相關。學生閱讀完整份報紙後,填寫Google表單問題,並請學生發表閱讀後的想法。教導學生使用Canva軟體進行排版練習。請學生運用之前學習的排版技巧,統整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製作課程學習歷程海報並上傳Google Classroom繳交作業。個人作品發表與綜合討論。
跟著安妮看世界
以「跟著安妮看世界」為單元名稱,透過認識「安妮」、閱讀「安妮」,最後玩轉「安妮」:藉由教師的引導認識報紙的形式,並參考安妮新聞產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報紙,讓學生感受報紙有各種可能性,顛覆他們對一般報紙的想像。
報紙專刊製作
本科目為高一多元選修~秀峰記者,原課程內容即是讓學生認識各式媒體、進而期末製作特定媒體的專題報導。課程設計從新聞媒體簡介、新聞寫作概念、攝影技巧、新聞編輯、採訪內容企劃、採訪禮儀、媒體機構參訪實際採訪、新聞編輯及新聞後製等。
進擊的海廢
快時尚和用完就丟的概念,慢慢讓我們的環境和海洋造成大量的污染;本單元試圖讓學生從環境中找出時常因為破損而被丟棄,但其實還有利用價值的物品,透過不同材質的嘗試接合,讓物品轉換成一個新的物件,資源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