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課程活動簡介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美感智能閱讀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開啟美術教學新視野。
- 第9期封面以鈴村 溫運用剪紙技術創作的擬人化動物,成功引起學生閱讀動機。
- 貓奴藝術家不勝枚舉,連全能天才達文西也拜倒在肉球下。他們的愛貓,與他們以愛貓為主題的創作,處處洋溢著寵溺之情。
- 愛護動物,了解動保知識。
- 珍惜生命,明確立法,維護平權。
課程目標
- 閱讀《 安妮新聞 》深度感受理解各篇文章。
- 學生閱讀後口頭發表,或開展探索與想像的空間,完成學習單。
- 學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以同理心看待動物。
- 藉由讀報,了解社會變遷對家庭與女性的影響。
- 瞭解家庭分工與職業選擇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 透過觀察,發現生活中隱藏的性別刻板印象。
- 學習探索自我並且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進而學習看見自己、成為自己。
- 能夠分辨性騷擾與性侵害的差異,明白生活中與他人相處的界線。
- 懂得自我保護,為自己發聲,瞭解相關應對措施,提升性別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企圖為當代教育體制創造改變,為今日的臺灣教育與未來世界公民在學習過程中注入另一種AI——美感智能 (Aesthetic Intelligence)。藉著多元智能整合的美感課程,培育孩子擁有更高的視野與情操,進而使世界更美好。
安妮新聞討論的議題正向多元,歷史人文色彩與現代社會聯繫接軌兼具,提供學生思考與新觀念建立,值得推廣。老師是教室裡美感的先覺者,帶領孩子展開美感學習之旅,期望與孩子一同實際體驗:如何從生活中找出美感,並在生活裡面養成自信心,進而在生活各層面,確實的產生美感連結;就如同蔣勳說:「活得像個人,你才會看到美。」期待學生願意成為對生活充滿好奇,願意累積美感的嘗試,進而願意創造改變。
楊雅婷
彰化縣和美鎮和美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