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接水管遊戲的設計,在我校美術課中,是連續數年的課程。配合清明節令與蘇軾國文課程的相關係,文壇以外蘇軾的多元認識發展成遊戲的課程。
從三大行書書法的歷史去發現藝術作品的欣賞原理,因此對多元認識之後的蘇軾的感佩作為設計的動機。
遊戲的本身形同白紙一張。在有限的條件下,機制已經設計的前提下,重組不同方塊(水管)達成任務,最短路徑的設計得到最高分。不同方塊的無限組組合,是遊戲的最大樂趣。
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設計思考五步驟的縮影。同理蘇軾的人生遭遇,定義核心要解決的任務,發想無限選擇的可能性,草圖原型路徑的製作,實裁的測試(然後不斷原型製作與測驗的過程),最後完成任務。
美感預期成果
學會從書法表現,去還原古人遭遇人生變化的可能性。藝術作為外顯,總是能提供不同的線索。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移情心理,發揮個人在情意感知藝術品的本能進而深化認識。
遊戲看人生,濃縮蘇軾的經歷的水管遊戲。從遊戲中深刻化人處逆境時的修養,遊戲不遊戲。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設計的議題,若更回到教學的本身,若更加上情境的設計、若更加上美術史的典故,而不是純粹為了實驗而實驗,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應該不會浪費僅有不多的美術課時間,而且更讓學生明白美術課的本位。
-
01認識天下三大行
講述書法史
1,天下三大行書。
2,書法的欣賞方法。
3,破解祭姪文稿。 -
02破解蘇軾的黃州寒食詩(上)
1,深度發現寒州詩的形式美線索。
2,回到公元1082年的時空。
3,寒食詩的時代背景。 -
03破解蘇軾的黃州寒食詩(下)
1,蘇軾之死與蘇軾畫像<自題金山畫像>。
2,對比黃州疫情“謫居黃州比年時疫”與新冠疫情在武漢。
3,蘇軾的真實黃州啟示。 -
04黃州寒食詩遊戲設計(上)
1,遊戲說明。
2,對比蘇軾真實人生的遊戲心情。
3,第一節。 -
05黃州寒食詩遊戲設計(下)
1,遊戲說明。
2,對比蘇軾真實人生的遊戲心情。
3,第二節。 -
06課程評量
1,成果展示。
2,心得撰寫與課程術接-書法課程。
3,濕拓法課程。從宋代科舉榜首蘇軾與其書法作品拓印的典故開始,對照我校大學招生榜首與全國書法第一名同學的書跡的濕拓法拓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