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獨一無二蜂旅館

核心概念
  • 欣賞天然材質之美
  • 認識立體構成的美感
美感知能
  • 認識獨居蜂種類的多樣性、外觀特徵的差異與習性的不同
  • 利用天然材質組合出具有美感的結構物

課程概述

上課時經常有蜜蜂飛進教室引起騷動,但牠們通常是獨居蜂不會主動攻擊人。反而校園因植物減少及附近捷運機場興建移除綠地,造成蜜蜂等生物減少,新聞裡也經常報導因人類活動造成蜂群大量消失,而蜜蜂減少會對地球的生態系與人類產生嚴重的影響。
課程從認識校園裡常見的生物引起動機,闡述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的重要。再聚焦蜜蜂與植物繁殖的關聯與其減少對生態的影響,接著引導學生建置人工蜂巢,嘗試增加獨居蜂在都市中繁衍的可能性。
實做課程先以較簡單的竹子入手,熟悉蜂巢製作的基本概念,接著再以木板與壓克力製作不同形式的蜂巢,最後製作外部結構結合各式蜂巢。完成獨居蜂旅館後,讓學生在校園、教室或家裡適合的地點設置,每天觀察是否有〝房客〞入住並做記錄,期待能有獨居蜂入住,於日後的課程進行觀察報告與養蜂心得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感受天然材質的美,透過構成美感概念組織材料,創造兼具功能與美感的蜂旅館。
  2. 能瞭解環境教育的重要,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12與SDG15。
  3. 能認識獨居蜂在自然生態中的重要性,試著接受並觀察這些可愛的小生物。
  4. 能與同儕合作完成獨居蜂旅館製作,共同學習、觀察、研究與紀錄,最後將養蜂的歷程與心情和大家分享。
  5. 藉由獨居蜂照顧歷程開啟學生與自然的聯結,培養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與重視。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手作有很高的興趣,但普遍木工能力與操作經驗不足,教師需要很有耐心的隨時協助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同時也要適時的引導其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校園內若無修剪下來的竹子,可回收壞掉的竹製掃具加以利用,尤以擦窗戶的長竹竿最適合,也可以購買蒲草吸管或小麥桿,於尾端塞入調過漿糊或白膠的泥土團替代。
  3. 木工製作需耗費許多時間,學生製作的進度很緩慢,作品完成時天氣已經變冷,蜂群的出沒逐漸減少,待下學期天氣回暖後,再請學生繼續設置。未來此課程宜安排在下學期進行,在製作與觀察的連結上會更加順暢。
  4. 此課程蜜蜂與植物的關係可與生物課配合,木工製作階段可以與生科搭配,若能夠跨域整合可以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5. 學生於教室設置的獨居蜂巢入住率不高,與距離50公尺的視覺教室差距極大。或許是學生教室普遍缺少植栽與開花植物,而學生的蜂巢入住率較佳的是設置在家裡有種植許多植物的環境。顯見適度的綠化可以吸引更多昆蟲造訪,營造多樣性的生態。可以請學生在校園採集大花咸豐草等蜜源植物種植,以吸引更多獨居蜂造訪。
  6.  獨居蜂巢並無一定的材料與形式,教師充分掌握製作原則後可以適時調整材料或製作方法。例如木工較弱的組別,外框改採瓦楞紙或厚紙板製作,可以降低難度與減少製作時間。
課程規劃
  • 01
    認識社會蜂與獨居蜂差異及其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1.介紹SDG15保育陸域生態基本概念,並聚焦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了解人與生物間相互影響的關係。
    2.分析本校周邊有小山丘又鄰近市中心的地理特殊性,有如「都會中的自然」,校園裡可以觀察到多樣生物、豐富生態與欣賞自然的美感。
    3.視覺教室綠美化後,除了營造具有美感氛圍的學習空間外,更吸引許多生物進駐,教室裡經常有蜜蜂穿梭,甚至在周邊築巢,透過PPT介紹在視覺教室紀錄的黃胸泥胡蜂、切葉蜂與長腳蜂……等築巢的紀錄。
    4.引導學生實地觀察黃胸泥胡蜂與切葉蜂的蜂巢,簡介常見獨居蜂的種類,與學生討論在校園觀察的經驗。
    5.從蜂群減少的新聞報導開始討論,蜜蜂對人類作物生產的重要性與蜜蜂減少造成糧食短缺的風險。
    6.說明獨居蜂窩旅館設置的意義與計畫。
    7.欣賞國內外各種獨居蜂巢設置的形式。
    8.展示各種材質製作的獨居蜂巢範例。
    9. 介紹「城市方舟工作室」結合專業知識與工藝美學將獨居蜂旅館精緻化與商品化,藉此推廣城市養蜂計畫。
    10. 提醒學生平時可蒐集壞掉的竹掃把柄,或至校園採集修剪下來的竹子,回收透明塑膠包裝盒。

  • 02
    獨居蜂巢設計的基本原則

    1.講解獨居蜂旅館設計的基本原則。竹製蜂巢製作的方法。
    2.複習「構成」的美感構面,在竹管蜂巢製作時能兼顧圓柱造型排列產生的美感。
    3.使用花剪或鋸子將採集的竹子或回收的竹製掃把柄裁切成10~26cm的竹管。

  • 03
    竹管蜂巢製作

    1.簡介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介紹木料回收相關社群網站,將製作產品的餘料提供給需要的人再利用。
    2. 學生利用鐵絲將竹管綑綁結合,並選擇吊掛或擺放的設置形式。
    3. 吊掛式:挑選數支已處理好的竹管,用較細的鐵絲在竹管前後紮緊,並各留一小段向上尾端彎成勾狀。
    4. 擺放式:挑選數支處理好的竹管,用較粗的鐵絲在竹管前後紮緊,並各留一小段向下。挑選適合的木塊,用鐵釘或大型釘書機將鐵絲與木塊結合在一起。
    5. 引導學生選擇適合的地點進行設置,趁天氣尚暖和的季節設置,增加獨居蜂入住的機會。
    6.完成獨居蜂巢設置後,需貼上獨居蜂窩旅館計畫標示,並標註班級、負責人與日期,以免被誤當廢棄物清除。

  • 04
    觀察型蜂巢設計

    1.教師講解半透明觀察型蜂巢製作基本原則,讓學生在沒有鑽孔設備的情況下,仍能自行製作並兼顧工作時的安全性。
    2. 教師介紹獨居蜂大樓設計注意事項,講解黏合式木板蜂巢製作的基本原則。
    3. 教師說明材料(木條、薄木板、厚木板、透明塑膠片…)的使用與製作的方法。
    4. 學生分4人一組討論獨居蜂大樓形式並繪製設計圖。

  • 05
    觀察型蜂巢製作1

    1. 依據設計圖將木條用鋸子裁切成10~15cm 的長度。
    2. 將裁切好的木條前後裁切處稍作打磨去除毛邊。

  • 06
    觀察型蜂巢製作2

    1. 將木條排列在三夾板上,用鉛筆輕輕描畫出底板的大小。
    2. 使用直尺和三角板加強確認底板的垂直與水平。
    3. 將畫好尺寸的三夾板用鋸子裁切下來。
    4. 將裁切好的木板稍作打磨去除毛邊。

  • 07
    觀察型蜂巢製作3

    1. 將打磨好的木條排列於底板上,組合成長槽狀並封閉底部開口,確認無誤後用鉛筆標示記號。
    2. 將木條塗上鈦棒膠或白膠黏貼於夾板上。
    3. 使用夾具或鐵夾子加壓固定並靜置。
    4. 等膠完全乾燥後即可拆開夾具進行補土與打磨。
    5. 第一個分層製作完成確認無誤後,即可依成品複製數個。

  • 08
    觀察型蜂巢製作4

    1. 在每個分層上方裁剪一片透明塑膠片或壓克力板覆蓋其上。
    2. 把透明塑膠片和木板用環保隨意貼結合,完成半透明觀察蜂巢分層的製作。
    3. 將每個分層疊起來後,測量製作外框木板的尺寸。
    4. 使用0.8~1.0 cm的夾板或實木板裁切成外框所需的大小與數量。

  • 09
    觀察型蜂巢製作5

    1. 將裁切好的木板稍作打磨去除毛邊。
    2. 組員協力用手扶著先組合起來,檢視有沒有問題,再用鉛筆標示位置、方向,以免組裝錯誤。
    3. 在木板上塗上鈦棒膠或白膠,調整好接合位置,使用夾具加壓固定靜置。
    4. 等待黏膠完全乾燥後再拆除夾具,稍作整理與打磨。

  • 10
    觀察型蜂巢製作6

    1. 使用0.8~1.0 cm的夾板或實木板裁切成背板的大小。
    2. 將裁切好的木板稍作打磨去除毛邊。
    3. 在木板上塗上鈦棒膠或白膠,使用夾具加壓固定靜置。
    4. 等膠完全乾燥後即可拆開進行補土與打磨。
    5.教師講解蜂箱設置重點,引導學生於合適的地點設置蜂箱。
    註:蜂箱設置避免日光直射、淋雨、晃動,環境勿過於潮濕並離地面30cm以上等。

  • 11
    觀察記錄與報告

    1.統計並分析各組獨居蜂巢入住狀況( 泥土或樹葉封口 )。
    圖為設置於視覺教室走廊的竹管蜂巢2024.05.14入住紀錄。築巢狀況良好時可以適度小心剖開竹管觀察,記錄完之後妥善安置等待獨居蜂羽化。竹管長17cm、內徑0.3cm
    2.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報告與養蜂心得分享。
    3.教師彙整所有觀察記錄,總結說明獨居蜂在都會中生存與繁殖的狀態。
    註:學期中隨時關心獨居蜂旅館入住情形,若入住狀況不佳,可將此課程延後至下學期進行,或以此分析、說明目前校園環境的生態狀況。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