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從探索海洋生物的結構之美開始,啟發學生對自然界生物構造的欣賞。這種美學觀察不僅激發創造力,希望能進一步引導學生將生物的設計概念融入到仿生設計中。這種過程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想像,而且可以具體實踐,比如利用廢棄的寶特瓶來製作海洋生物仿生造型的吊燈、桌燈裝飾。這樣的製作過程不僅僅是創意的實踐,更是對於消費和廢棄物關係的反思。
通過這樣的創作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他們的消費行為對於地球的影響。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對於海洋生態而,廢棄物是一個極大的威脅透過創作活動,不僅僅是在廢物利用、美化環境,更是在教育未來的世代們關於環保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這樣的體驗不僅能夠激發創造力,還能夠引導行動,使得垃圾減量不再只是口號,而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課程規劃
-
01認識海洋生物
1.以海洋廢棄物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的影片做為引起動機,喚起對於海洋生物的重視,並且藉此說明本單元以廢棄物作為創作材料的原因。
2.認識海洋生物特有的生物構造
(1)海洋生物分類
(2)找尋生物體美麗的構成(下圖以水母為例),請學生5-6人一組並各設定一種生物,找尋圖片貼至
線上共編簡報。 -
02繪製設計圖
1. 欣賞寶特瓶製成的藝術品
2. 認識加工方式:裁減、穿孔、融化、彎曲、黏著…等等。
3. 創意發想、繪製設計圖,分組討論最佳方案及需要的材料,回去準備工具材料。 -
03作品製作1
1. 將寶特瓶等廢棄物清洗與擦拭乾淨。
2. 測試組合方式,開始剪裁與加工。 -
04作品製作2
1. 繼續剪裁元件。
2. 黏貼與組合結構吊燈與桌燈。
3. 組裝燈具,測試點亮後的光線效果。
4. 拍攝作品。 -
05裝置與展示、 評量
1. 拍攝作品。
2. 在共編簡報展示燈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