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拈花惹草」的課程設計是處理生活中「花器與花草」的對話,體會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課程將從「什麼東西可以當花器?」打開序幕,接下來學生們將處理花器的質感議題。學生們藉由分組的討論,了解花器的功能與材質的可能性。
各組可以從「鐵器、紙黏土或免燒陶土、水泥」這些材質中選擇,或是自己組別決定該組要處理的花器質感,依照教師給予的工具包,利用減法敲、磨、刷、刮;或是加法塗料等方式處理容器的表面材質,並為其花器選擇適合其質感的植物,表現整組的風格。
最後讓學生觀察記錄自己養育盆栽過程與環境。課程進行中透過攝影紀錄歷程與改變,並透過展示與講述分享活動心得。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美感質感構面課程,同學能發現生活用品的材質、環境中的各種視覺、觸覺質感之美。在觸覺體驗的過程中可以專注於各種材質在觸覺上帶給人的各種不同感受,進而練習運用各種不同的素材,組合成一件展現質感特質的立體作品。未來在選擇生活用品或環境建材的時候可以考量其材質及質感的搭配適切性。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手作能力可再提升:
學生對塑膠板材、膠帶、美工刀、剪刀與虎鉗等工具的運用較無經驗。 如無法善用塑膠瓦楞板材造成材料浪費(直接從板材中間切割不會使用板材邊角)或使用美工刀等工具不當易會造成自身傷害等以及因使用膠帶黏貼塑膠瓦楞板,黏貼不確實造成水泥從黏貼縫中流出,水泥盆造型高度無法達成,且水泥會漏至同學下層作品影響他人。因手作能力待加強易造成課程進度的延宕。 - 美感基礎需加強:
當學生可以選擇的裝飾材質較多樣時學生多有選擇障礙較無法依美感形式原理原則作參考。若要學生嘗試以不同的加法的方式進行花器上材質與質感的改變時大多學生容易會有過多質感裝飾,無法讓花器顯得統一與和諧,多次提醒「多色」、「多樣」不一 定好看或請融入美感形式理原則(單純、反覆、韻律與對比等)。 - 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意願:
嘗試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時,是為了引起學生自發的學習動機以及思考能力, 教師並準備材料讓學生練習選擇材質搭 配,與同組溝通表達,以及為自己的決定去 執行製作。但部分學生學習是選擇依賴教師的想法與做法學生對於教師上一節課所交代上網查詢資料或準備物品等下次上課時常無法準備適切與攜帶用品部分學生學習動機與解決問題能力可再加強。 - 課程連排:
美感課程若能連續兩節排課會比單節課來的適合。因花器水泥盆等製作所需工具、材料及步驟較繁瑣1節課僅45分鐘操作時間較短,且教師未避免影響學生下一節課程的進行故授課教師常需要獨自一人自行善後、教室環境整理。
-
01什麼東西可以當花器?
1.教師於課前請每一位學生準備一件可以當花器的器物於課堂上分享,整組討論花器的功能是什麼?所選擇的器皿是否適合當花器?花器如何使用,以及其為何種材質。
2.嘗試為自己所選的花器進行質感描述,例如:凹凸、粗細、澀滑、軟 硬、乾濕、冷暖;堅實與光亮、平滑與溫潤、粗糙與厚重、光潔與剔 透、柔軟與細緻、彈性與韌性。
3.請學生將所攜帶的花器拍照後上傳。 -
02花器有什麼樣的質感表現?
1.教師提供關鍵字(例自製花器、花器質感),引導同學上網搜尋關於花器質感的表現,選定一種質感的花器,說明此種材質的特色,並上台報告。
2.請各組選出材質作為該組花器的主要材質,教師建議從「鐵器、紙黏土、陶土與水泥」中選出表現材質。
3.教師說明下週要自製花器,可以使用回收物品作為容器,或是重新製作一種新的容器,請各組討論需要準備的材料。
4.教師於教室備好「鐵器、紙黏土、燒陶土、水泥」等媒材的花器,提供學生參考。 -
03同一種材質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質感表現?
1.請學生挑選適當的材質或以現成容器改裝進行花器製作,並考慮花器的質感跟功能。
2.以簡報提供不同花器可能的材質表現技法,並要求學生可以選擇一種材質,在水泥盆上做質感表現。
3.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老師給予的工具包(砂紙、鋼刷、肉槌、錐子……)製造或嘗試處理容器的表面質感,利用敲、磨、刷、刮、壓印、塗料等方式處理同一材質。
4.引導學生利用現成容器,表現加上紙黏土或陶土後,比較不同表現處理方式所產生的質感表現。
5.引導學生利用水泥製作花器,並嘗試以工具或是塗料處理其表面的材質。 -
04同一花器上,不同的材質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質感表現?
1.進行花器的質感表現,並思考整組的花器材質設計的共同點。
2.思考所設計的材質作為花器的合宜性。是否有注意排水功能,是否開始考慮要放置何種植物,開始思考擺放的地點……等。 -
05如何為花器選擇合適的花草?
1.完成花器設計,拍照上傳。
2.根據花器的質感選擇適合的植栽。
3.將植物移植至花器當中。
4.將整組植栽擺放至最具美感的狀態,並拍下照片。
5.將植栽帶回教室照顧,並觀察花器的設計是否合宜。 -
06什麼是合宜的質感表現?
1.請學生根據學習單的提問上台與所記錄的照片分享心得。
2.說明單一材質、加工處理過的表現材質是否有美感上的差異,可以討 論是否單純的材質質感表現已具備合宜的花器美感。
3.說明植栽這一個禮拜來照顧的情形,主人在照顧後有什麼發現或心得,其中跟質感相關的是什麼?
4.各組票選最美的花器設計並說明原因。
5.教師總結並歸納生活中的用合適的材料製作符合使用者需求,以表現 合宜與協調的質感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