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結構」構面為教學核心,從建築中的窗戶思考窗的功能及意義,以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花窗設計切入,帶領學生發現花窗的功能與美感,並導入臺灣60年代公寓的鐵花窗美學特色,工匠師傅運用鏡射、重複、縮放、旋轉等手法創造出不同花樣,家家戶戶可挑選符合自己品味的鐵花窗;引導學生思考充滿溫度與視覺美感的鐵鑄花窗與現今冰冷剛硬的不鏽鋼鐵窗有何不同?
另外,花窗除了支撐窗框的功能之外,部分結構更具有視覺美感,教學活動中,先讓學生觀察花窗圖案,從中發現具有支撐力量的結構圖形以及單純營造視覺美感效果的裝飾圖形,藉由教學活動實作體驗結構支撐的力量,理解花窗中結構的必要性,最後嘗試利用有效的支撐結構設計實用與美感兼具的花窗圖案。
美感預期成果
- 以窗為題,透過生活中常見物件探討結構的力與美,再透過紙乘載力實驗,探究並體驗結構造型、紙張材質對於結構的影響。
- 能從生活物件中探索結構的必要性與實用性,讓學生動手嘗試不同媒材的結構試驗,並在試驗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反覆修正,感受結構與造型關係,試著思考如何能將結構最適切的呈現。
- 透過金屬材質的使用,讓學生觀察與感受不同材質的差異性及對結構的影響。
- 從日常窗的角度切入,希望透過課程除了對結構的認識也發現「窗」的更多可能,期望學生能進而觀察、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有所覺察。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紙窗花課程的造型設計與支撐結構引導,學生感到投入與熱烈,特別是小組的紙窗花承重測試競賽,各組都絞盡腦汁、竭盡所能的不斷嘗試,為求力與美兼備的窗花造型。特別是以紙窗花課程為引導,對於學生在結構構面的學習有很好的奠基,也讓學生結構概念更為清楚,讓後續銅片材料的窗花製作更為順利。惟少數學生的手部力量不足對於銅片造型較無法掌握,對於金屬工具的操作也較不熟悉,也擔心銅片金屬不小心會受傷,因此影響製作的時間與成果。若再次實施此課程,如何靈活運用工具的示範以及尋覓其他更適合鐵窗花製作的材料會是首要調整並改進之處。
-
01窗景如詩
思考窗對我們的功能與意義,透過中國園林花窗與台灣傳統鐵花窗的介紹,認識窗的不同形式與樣態、設計的功能、意義,省思鐵花窗的美感與實用性的關聯性。
以自編 PPT 介紹中國園林窗花借景框景的功能到台灣傳統鐵花窗與人們情感間的連結,反思現今台灣最常見的不鏽鋼鐵窗有何優缺點? -
02紙花窗結構
認識生活中的結構並以貼花窗為例。
說明何謂結構?引導學生以紙張折成四方形框,思考結構力量傳遞方向並製作方框中的支撐結構,讓方框的四邊可以承受重力不致變形並使用不同厚薄紙張進行比較。 -
03結構愛美力
利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花窗圖案,讓學生試著分析圖案中的結構線條與裝飾線條。
以學習單分析園林花窗的結構,利用色筆勾勒出具支撐力量的部分。思考具支撐力量的紙花框有什麼結構上的共通點?要如何兼顧紙花框結構的力與美?以載重測試設計的結構是否具備足夠支撐效果,討論並修正如何增加不足的承重結構,同時保留花窗的美感。 -
04花窗造景1
依上節課重點,嘗試設計具有穩定結構的花窗圖案。
觀察園林花窗、台灣花窗圖樣,思考哪些是不可或缺的支撐性線條,哪些是增加美感的裝飾性線條?根據材料的特質,製做出不會變形具支撐力量又有美感的花窗。 -
05花窗造景2
檢視與調整設計的花窗圖案是否具備實用的支撐效果與裝飾美感。
連結內外框,設計花窗樣式並以幾何的圖樣為主;介紹銅片花窗的製作流程,將完成的花窗構圖,以銅片條製作窗框(金屬窗框)。 -
06再現風華
完成作品並能進行分享,欣賞不同結構設計的窗花之美。
口頭分享製作過程,欣賞彼此不同的窗景以及說明花窗設計的創作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