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藍天創客

核心概念
  • 能理解色彩與情緒之關聯。
  • 能理解色彩的配置及色彩的概念。
  • 能理解環境色彩明度變化之因素。
美感知能
  • 發現心裡情緒和色彩感覺的關聯
  • 使用色票認識色彩的方法。

課程概述

【課程名稱:藍天創客】
近幾年南部空汙問題日漸嚴重,冬日經常不見藍天,此課程以藍色和「PM2.5空氣指標對照表」的色彩認識作為課程計畫色彩發展重點,引起學生對空汙及環境保護議題的關心,在此歷程覺知中發現色相、色彩感覺和環境的關係。
課程中,學生先以學習單畫出內心情緒感覺所對應的色彩聯想,利用四向度透明、混濁、 沈重、輕盈,討論色彩感覺;畫出十種藍天色階,十種空污天空色階(藍加白、灰),將色階格子剪下,收集全班色階,記錄一整個月天空的色彩,並將選擇貼近當日天空色彩的色階黏貼於觀察紀錄學習單上。然後,使用色票模擬製作「PM2.5空氣指標對照表」,在對照表的上方,以水彩來調和出心中理想的藍天顏色,接著以三種灰階描圖紙,觀察、探索、模擬空汙使天空色調改變的情況。
其次,經由對藍天色彩明度變化之認知,轉而敏銳的觀察校園草地,透過拍照和色票比對記錄校園各處草皮色彩的差別,將紀錄用列表呈現展示,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草皮呈現不同明度、彩度變化的成因為何?思考那幾種藍天和綠地的明度和彩度在環境中能呈現出令人舒適和適宜的感受?最後引導形成影響環境色彩明度變化之因素,探討並關注環境議題。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發現心裡情緒和色彩感覺的關聯。
  2. 能長時間記錄觀察天空及綠地的色彩變化。
  3. 透過色票的剪貼能辨別色彩的明度差別。
  4. 能辨別天空和綠地色彩明度在自然環境中的適宜性。
  5. 培養學生對環境色彩的感知能力。
  6. 培養學生改善環境色彩的創造力。
  7. 提升關心國際環保議題。

教師課後省思

  1. 使用粉彩來教導調色是很好的方式,建議初階色彩調和與認識可以使用粉彩。
  2. 明度變化練習色階,原計畫一節完成24階,因時間不夠,建議調整為16階。
  3. 此課程宜在11月到3月進行,因此時期的空污問題較嚴重,三週觀察結果會較顯著,此課程在4月到5月進行,正值西南季風,空污問題觀察較不顯著。
  4. 天空顏色變化不只有受pm2.5指數高低之影響,變因還有水氣、雲層、光線等變化,應將此變因放入觀察之學習單,讓學生特別記錄下來。
  5. 某些學生繪製藍天創客會偏離主題,可提醒但不強求。
課程規劃
  • 01
    發現情緒和色彩感覺的關聯

    A.學習單-寫下對安全、輕鬆、危險、高壓等四種情緒的代表色。 B.利用四向度分別為-上:透明 下:混濁 左:沈重 右:輕盈,學生分別將PM 2.5指標色綠、黃、紅、紫四色磁鐵擺放於不同的向度,討論色彩感覺。 C.討論歸納四種情緒的代表顏色,例如有多少人認為紅色代表緊張?

  • 02
    剪貼PM2.5空氣指標對照表

    A.了解空污議題並畫出10種藍天色階,10種空污天空色階(藍加白灰),將色階格子剪下,收集全班色階帶回班上,記錄一個月天空的色彩,並黏貼於學習單上。 B.利用平板電腦查看空氣指標所使用的色彩。 C.討論為何使用這些色彩來表示空污嚴重程度。 D.色票剪貼PM2.5空氣指標對照表,連結色彩感覺。

  • 03
    模擬空污後天空色彩明度之變化

    A.利用水彩繪製美好藍天於剪貼後的PM2.5空氣指標對照表的上方。 B.用不同明度或灰階描圖紙覆蓋、探索藍天明度改變的情況。

  • 04
    校園綠地明度探索

    A.利用拍照或色票記錄校園草皮色彩。 B.引導討論觀察校園草地明度變化不同的原因? 是否可能因草種、高度、光線、空污、氣候、時間不同而改變?

  • 05
    模擬草地色彩明度之變化

    A.色票剪貼3種不同彩度的綠色。 B.不同彩度的綠色色票,用灰階描圖紙覆蓋,探索明度改變的情況。

  • 06
    藍綠創客比一比

    A.將藍天、綠地繪製的色卡和記錄學習單做比較。 B.討論哪些藍色和綠色會讓人感受到舒適性。 C.討論是否可創造、改變或保護環境色彩,環境議題探討。

劉玉娟
嘉義縣立大林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大林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