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美感練習誌裡提到,亞里斯多德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對稱和明確性;又提到從生活中找美感.....進而在生活各層面,確實地產生美感連結。本校鄰近大稻埕,一提到大稻埕商圈,就會想到年貨大街和布市,所以一開始則用大稻埕商品的圖片做質感的介紹,並且讓學生動手體驗質感與商品的關係。接著教導學生質感的定義,如何觀察和敘述質感,並且實際觸摸、觀察、拓印複製校園中的質感,藉此對校園有更多的認識,也因著此次對象在七下至八上參與到圖書館修建工程,當時也調查了學生對圖書館功能的期許,所以就以圖書館改造為主題,讓同學以圖書館為主,並介紹修建時的理念和規畫方式,引導學生設計合宜設計主題及不同質感風格的圖書館,期望由此開啟學生會探索質感、觀察質感、體驗質感、並進而運用不同質感培養其美感素養。

美感預期成果

每天在校園中學習的我們有好好的觀察過我們周遭的環境或事物或人嗎?每天進出的穿堂,它的柱子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材質?師生們一進學校大門有什麼感受?好像都沒有好好感受>透過從學生每日穿梭的校園中,尋找特別的質感,並且去觸摸、觀察,他會不會對學校更加認識一些,會停下腳步好好欣賞這當中的一草一木,欣賞以前沒看到的細節。

最後,是讓學生思考七年級時一進來使用的圖書館,在整修之後有什麼不同,也是藉此讓其觀察圖書館,並了解設計的脈絡,當中的每個細節都是經過討論與思考過的產物,其中的材質也是探查在地文化大稻埕的建築特色而選用的,如此,才能夠營造與社區相同的文化質感。

透過上述的教學過程與內容,培養學生對於質感之美感素養的能力,希望能將此素養能力應用在未來生活中。

 

教師課後省思

1. 跨領域備課-教師共備,共學共長:

本次課程是與教學經驗、教學理論均豐富的林秋蕙老師,還有跨國文與表演領域的江長山老師一同共備而發出來的。原本的課程的範圍較廣,又拉到大稻埕踏查,但希望能在6節課內完成,與秋蕙老師討論了好多次,她慢慢帶著我找出主要目標,再將範圍縮小,並建議我以才剛整修完畢的圖書館為主角。因著我擔任總務主任工作一職,圖書館的修建過程、主題設計來由均再清楚不過,準備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而再學習單的設計採用焦點討論法(ORID),讓同學藉由認識質感、觀察、體驗質感,表達對質感的感受,最後運用對質感的認識,設計富有個人質感的圖書館。評量的等級與內容也與夥伴教師討論,漸漸成形。而最重要的是課程名稱,原本是「藝起認識質感」淺顯易懂的名稱,有賴國文老師幫忙想一個「質地有生」的名稱,讓我的課程也有了質感。

2. 以校園圖書館的設計為課程主題,活用校內環境與資源:

學生的學習教室本不應該只局限於教室,必須依照課程轉換學習環境。這次的單元,使用了創客教室、忠孝校園與圖書館。一開始創客教室使用桌機進行分組收集資料,讓學生們習慣上網找資料,判別資料的真實度。接著探訪校園,讓學生好好的觀察過我們周遭的環境,最後讓他們觀察圖書館,並了解設計的脈絡,當中的每個細節都經過討論與思考過的產物,其中的材質也是探查在地文化大稻埕的建築特色而選用的,如此,才能夠營造與社區相同的文化質感。

3.未來修正方向

(1)首次於美感課程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其分組角色說明要清楚:由於學思達分組教學法為近期教師實驗的教學法,所以有些學生還不熟悉這樣的角色工作。

(2)學生表達分享時可以使用麥克風,因為發表者聲音較小聲時,會成為只有教師和學生間的對話,其他同學則感到無聊。

(3)題目的層次可以加深,多一點讓師生討論的空間。

(4)質地有生學習單第4題可以再修正其深度,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設計理念的發想和討論。

(5)圖書館的設計理念可以提前說明,讓學生在觀察的時候更有與設計、社區文化與環境融合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