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新聞─國立東石高中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 教師:林洋毅、林麗容
  • 課堂:國文、專題寫作、班會、班及團體活動
Read More

課程簡介

課程由兩位教師,於不同課堂上執行,詳細請閱成果報告。

林洋毅教師─國文,共15節
課程名稱:在地美感報紙製作

林麗容教師─國語文、專題寫作、班會、班及團體活動,共8節
課程名稱:在地文化之美

課程目標

林洋毅教師─國文

  1. 使學生認識「美感報紙(安妮新聞)」與「報紙版面構成」的基本概念。
  2. 使學生掌握「美感的基本概念」、「提升美感的方法」與「策展」的概念。
  3. 使學生提升對「在地」的認識與思考。
  4. 使學生藉由製作在地美感報紙,提升主題策展的能力(編輯排版的組織能力,與運用文字、圖像的表達能力),並藉此呈現個人對於在地的探究、認識、觀察與思考。

林麗容教師─國語文、專題寫作、班會、班及團體活動

  1. 認識「美感報紙(安妮新聞)」「大誌雜誌」與「報紙版面構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美感的基本概念」、「提升美感的方法」的概念。
  3. 提升對「在地」的認識與思考。
  4. 能製作在地美感報紙(編輯排版的組織能力,與運用文字、圖像的表達能力),並藉此呈現個人對於在地的認識與思考。

教師課後省思

林洋毅教師─國文

(一)語文課程如何進行美感與在地教學

1. 從課文主題、課本美感編排切入與延伸

關於國文課如何進行美感與在地教學,建議教師可針對課文的主題切入,也可帶領學生從課本課文的編排設計、圖像配置進行思考,或進行不同版本,同樣課目的編排比較。若以本教案為例,整體思考是從高中課文〈晚遊六橋待月記〉切入審美與千利休、〈出師表〉切入鄭問與三國、〈雨神眷顧的平原〉切入在地、〈一桿秤子〉切入日治時期醫療文化史。

2. 從給予內容到給予框架、資源

由於美感與在地主題對國文老師而言,並非本科專業能力,備課過程中多少會有力有未逮之感。在美感教學方面,建議可先借助《美感入門》,建立基本美感觀念與知識;在地方面,若在轉化在地的內容傳遞地給學生上時間心力有限, 建議可以帶領學生藉由文本的編輯,觀看思考框架(例如雜誌、書籍如何呈現編輯在地主題)、或是給予學生資源進行探索探究(例如地方文史工作者的部落格、官方的文化觀光宣傳網站),可能是另一種切入在地的角度。

3. 結合口語、文字表達的訓練

文字與圖像同屬於表達媒介之一,將圖像表達與文字表達結合,是國文課在訓練美感閱讀上的一大優勢;學生在針對作品進行發表時,亦可同時訓練口語表達能力。此外,美感的要素:質感、比例、構成、色彩,其實與國文的感官書寫表達相輔相成、結構與比例的配置方面,也與書寫的主題意識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者其實可互相詮釋。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1. 以任務性與互動性增進教學效果

美感與在地都有傳遞知識性與技能方面的內容,建議在教學設計上除了講述之外,能將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轉化為任務性或互動性的形式,較能有效增進教學效果。

2. 作業滾動式修正與對話觀摩的必要性

本次學生作品經過三次的繳交與修正,再過程中與教師進行作品的討論對話並觀摩同儕的作品與聆聽解說與講評,對於作品的修正與最終的呈現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教師若時間充裕,可以參考此一方式進行教學。

3. 發揮學生多元特質,增進小組化的合作

本次作業相對來說,圖像表達能力較佳的學生仍具有一定優勢,建議在教學上可以進一步設計讓不同特質的學生都有發揮的空間的學習任務,或是增加小組合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主題探究上,能夠展現進行更多元的思考與對話。

 

林麗容教師─國語文、專題寫作、班會、班及團體活動

針對學生的形成性學習表現給予評價,學生能在課堂上分享個人作品互相觀摩,教師能回饋學生對於美感學習,無法作總結性評量,遺憾沒能讓學生應用在個人的報紙主題企劃與編輯排版,並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省思評鑑與製作。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