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4月19日至21日在北美館與忠泰講廳舉辦「 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 」邀請了芬蘭、丹麥、美國、日本與臺灣的教育家及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當地設計教育創新的案例,同時,我們也邀集國內的教師與政府教育界重要人士共同討論美感設計教育在實務面與政策面上如何在臺灣落實,以下將專訪論壇策劃者曾成德老師。國際論壇上來自各國的師長與計畫主持人、監察委員合影照片



編輯部 : 為什麼美感設計教育這麼重要?美感設計教育與當代社會的關係是什麼?
曾成德:我認為推動美感設計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足以解決社會問題的下一代,但前提是我們必須釐清美感設計教育是什麼(what)?為什麼做(what for)?以及橫跨哪些領域、發生在哪些地方(where)?

當今全世界都在面臨科技所帶來的困境。例如Facebook與 YouTube 看似拉近群體,實際上卻分裂我們的虛擬平臺上,人們在此交集,卻也在此爭執。因此我們意識到社會需要有一些學習方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更凝聚在一起(be together),以分享彼此重要的價值,這是美感設計教育該擔負的社會意義。

身為本次論壇的策劃者,您期待透過「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達到什麼目標?
我希望能展示臺灣的老師與學生們在「教」與「學」的成果,他們做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案例,這些案例中有著相當多跨領域(where)的產生,這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其實在十多年前我就在討論人文教育了。人文教育重要的目的是在人類腦袋中建立 DHA ( D 就是 Design,H 就是 Humanity,A 就是Art),這種從個人到群體的培養,讓我們社會變的更健康。換句話說,這種「從梗到氣 ( from STEMto STEAM )」的教育新方向,就在希望能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創造力 ; 美感設計教育可以說是一種跨領域整合的能力與展現,這也是我期待能在論壇中激盪出來的內容。

國際論壇講者佐藤卓、Nikolina等人坐在沙發椅上一同合影


您對於策劃這場「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的構思是什麼?論壇中不乏國內外案例的交流,這樣
的安排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涵?
在第三期的《美感練習誌》中,由芬蘭國家教育署的 Mikko Hartikainen 講述芬蘭的教育改革,他們以全景式看待學習模式的無課綱計畫,如今成為全世界都在參考的對象。關於教育體制的創新,臺灣也有著豐富的碩果。當時的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處長簡菲莉,從宜蘭的經驗出發,分享她串連公部門、學校與設計師的合作,並開展全環境的教育行動。

對於跨領域的實踐,丹麥設計博物館公共教育部門主任 Nikolina Olsen-Rule,引領我們思索與探究美術館如何與學校串聯,共同推動美感與設計教育。而在各個學科領域與各種媒體之間,倡言美感教育「超領域(transdisciplinary)」的重要推手,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Marcos Novak 則致力於創造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對話。而藉由國內外講者的對話,讓我們看見文化的多樣性。

面對不同的學習環境,國外創新的教育案例有可能在臺灣發生嗎?在臺灣的環境中,學校教師又可能扮演麼樣的角色?
雖然國外與臺灣的學習環境有所差異,但在臺灣的學習環境中,我們發現不只藝術家與設計師在想這件事情,學校中的師長也帶著學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們相當辛苦的在和既有制度與社會的成見奮戰,他們都是想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實在值得敬重。總而言之,環境塑造美感,美感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美感培養了人。這些人在臺灣各個角落努力著,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感設計教育。

曾成德老師與林盛豐老師在論壇上面露微笑參與論壇國際論壇上參與觀眾一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