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英國小鳥瞰照片


林靜娟|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


廣英國小傍晚時候的景象。

(廣英國小/巨茂空間攝影 劉俊傑 提供)

對每一個體而言,校園承載著每一個人從兒童、少年、青少年,到青年這一段學習最為旺盛,以及人格奠基的時期;因此,校園,不只是校園,而是每個生命開展最為關鍵的一處場所。

在臺灣,絕大多數在1987年解嚴前威權意識下建造的中小學校園,卻只有學校的實體形式,缺乏「教育」的意涵。

學校的規劃設計,通常受到威權意識形成之不成文常規所支配,諸如以評量為優先的教育目標、以師長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以行政管理為前提的治理、以量化基準為主軸的空間規劃佈局等。因此,「校園」是指用以滿足「上課」功能的地方,而不是學習場域的指涉。校園空間的定義,完全受課程所支配,而被限定化和專用化。相對之下,作為分享和共同學習的觸媒、自由自主的學習場所,以及包容個體差異、激勵實驗創造與身體力行的氛圍,都在校園裡缺席。

1999年9月21日地震後的「新校園運動」,有絕大多數校園建築提案被關注到其建築的形式與美感,而更重要的,這是臺灣第一次全面性地思考校園建築的新價值。比如,姜樂靜建築師的潭南國小,將布農族的家屋轉化為校園,同時運用輕鋼構和檳榔樹幹作為建材,重新詮釋地域建築的當代性;徐岩奇建築師的廣英國小錯落有致、多重尺度交織的教室單元、結合地形的遊戲空間,在二十年後的現在仍然是盛行於城鄉之間的共融式遊戲場典範;林洲民建築師的民和國小,分散式教室群落,讓學童擁有更為自由、更有歸屬性的學習情境等。

此外,還有更多重建的校園,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對臺灣的地文和人文關懷,從學校與社區如何形成夥伴關係、校園資源如何與社區共享、如何回應地域特質和地區生態。而更具啟發意義的是,有一定比例的建築提案開始關注校園建築與教育內涵的連結,各種協同和班群教學等教室空間組織,取代了過去封閉型的教學空間常規, 教室單元分化出學習角、讀書角和工作陽臺等空間。

「921新校園運動」,敲開了過去威權意識下的校園規劃設計的破口,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教育和建築的對話,然而,921新校園運動終究是一次以建築重建為主的運動。

二十年後的2019,臺灣正經歷一次具有同等撼動能量的「108年核心素養」新課綱的教育觀念變革。這次的變革,是以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為座標, 希望能培養出擁有能連結學習與生活的素養,與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的學生。

在這樣的期望下,校園理應是一座和同儕一起生活和成長,包容孩童年齡、性別、生理和心理差異,學習個體和社群生活、遊戲和放鬆的地方,也是由豐富、多元差異選擇和並存的角落構成的整體環境。從教育意義來說,這更是一座誘發學童自由和自主學習、一座可以鼓舞學生探索、夢想、冒險、實驗和身體力行,同時和社區共享、共創的家園。

我始終相信,校園,不只是校園,校園是讓每一個生命在校園中自由豐沛地展開的地方。

廣英國小建築群

(廣英國小/巨茂空間攝影 劉俊傑 提供)

廣英國小的空中走廊

(廣英國小/巨茂空間攝影 劉俊傑 提供)

廣英國小的設計模型

(廣英國小設計模型/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