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空間本身也是一個展品,讓民眾意識到建築新舊的交疊,並感受到兩件事:一是美感教學的創作,二是空間的創作,兩者回應了美感教育。」─蔡嘉豪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成果展展場側拍


 蔡嘉豪 | B+P ARCHITECTS 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本埠設計 主持建築師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成果展展場局部照片老建築中的展示新意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2019年春天在具百年歷史的新竹公園開展,座落於其中原空軍工程隊禮堂的老建築「風LiveHouse」,用空間創作展示美感教育,並激盪一場美學對話。

建築師蔡嘉豪扮演設計師與實踐者角色,在「風LiveHouse」中進行空間的實驗,畫紙材質、印刷、燈光、建築等元素都要精準和專業的掌握,這個實驗成果也在今年入圍2019金點設計獎。建築具有金屬骨架,調節空間中結構及支撐建築體的牆面。而「紙」作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創作媒材,亦是學校或美學教育中的基底材;不同的紙材具備不同質感、重量與透光度等特質,展現出不同美的效果。

蔡嘉豪提及:「這些金屬桁架加上新的構件,拉起紙張畫布與展示桌板,主要用意是為了劃分多個展示區域,藉由屋脊拉長視覺的水平線和空間感。」不僅如此,這些紙、畫布以白色作為主視覺,猶如漂浮在建築之間,讓觀者從視覺中感受紙張的輕薄,並在來回走動中,體會紙的輕盈和建築的沉穩所帶來的身體感,感受對比卻和諧的輕與重。紙張與畫布搭配建築的骨架做支撐,並以美麗且自然的弧度垂吊,在拉伏之間融合自然光、燈光及投影,相隔之間的縫隙也能窺探人影來往的美感。這樣的嘗試讓新展覽與舊建築產生了美感對話,也揭示美感教育在各角落源源不絕的傳唱著。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成果展展場內有紙做的掛簾跟畫箱作品。

空間激發美感教育的訊息

蔡嘉豪認為此次展覽並非只是將學校老師實驗及美感教學的教案藉由展示呈現出來,必須也要透過建築空間的巧思表現美感教育的核心價值。建築空間也是展品之一,它是美感教育的創作,也是空間的創作,更讓人意識到老空間中的新舊交疊,回應美感教育內涵與傳承。他傾向先閱讀建築後,再經過構思與設計,用原有建築空間的特性及設計元素突顯展覽內容。建築彷彿是一個舞臺,建築師與策展團隊在這舞臺上精心布置,讓主角在美麗的舞臺上盡情表現自我。

紙張作為美感教育的材料,更作為此次展覽空間創作的出發點,蔡嘉豪希望這些紙張與畫布在展覽活動結束後,也可拆卸回歸學校教育使用。這樣的設計對於美感教育的再利用有莫大幫助,可讓資源不斷循環,二創、三創及再創,更緊扣美感教育普及的理念。蔡嘉豪也表示,因為此次展覽也開啟了一些後續效應,他被邀請至新港高中辦理工作坊,持續傳遞美感教育的真諦。

美感教育是貼近生活的,回到最基本的初衷,讓普羅大眾認識並學習美。它並非刻意的栽培,或是學院科班制式的美術訓練;它是一種生活中的感受力,關乎物件的審美體驗,或是像建築的空間感等。美學教育終要回歸國民教育,教育者要制定適合方法,讓人事物都能在生活每個角落感受美的純粹。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2.0」成果展展場的弧形木箱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