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世界上有許多衝突正在發生,看似生活平穩的台灣卻也有許多國家安全的議題,這些衝突的相關歷史學生們在社會課時已有所了解,故此課程主要重點放在從藝術的觀點來討論戰爭或是國際衝突,以及學生在面對國際衝突時的情緒感受。課程將介紹畢卡索、凱斯哈林等藝術家,透過鑑賞藝術家的作品,讓學生思考藝術家如何運用色彩及構成方式來創作出描述、諷刺戰爭或期望和平的作品。學生將練習運用藝術家的方式來設計海報,並且根據自身對於國際衝突的色彩感受進行上色,作品將能呈現學生對色彩的感知及運用。接著學生設計和平標誌,運用基本構成方式做成手提袋,在校園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運用色彩表達情緒感受。
- 學生能分析藝術家表達戰爭與和平的作品。
- 學生能運用色彩及構成設計海報。
- 學生能運用色彩及構成方式來設計和平標誌及手提袋。
教師課後省思
- 色彩理解需持續練習與應用。
學生初期對色彩情緒的理解可能較表面,經過多堂課實際操作後有明顯提升,未來可安排更多漸進式活動。 - 學生創作熱情高,需更多展出與交流機會。
學生對於海報與手提袋等實作活動非常投入,未來經費許可下安排更多班級參與創作及作品展示,增加成就感。 - 數位工具的導入成效佳,但需時間熟悉。
Canva 等數位工具使用便利,學生能快速排版並設計,但對初學者來說仍需要明確步驟與時間協助。
-
01色彩感知探索
1. 透過心理測驗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本命色。
2. 透過色卡及大量的圖片討論色彩的感知。 -
02和平鴿創作與色彩分析
1. 進行我的和平鴿創作。
2. 對作品色彩進行分析。 -
03戰爭議題與情緒色彩對應
給學生看關於戰爭的新聞影片 / 繪本 / 小說 / 攝影 / 電影
1. 看到了哪些跟戰爭有關的新聞?
2. 看了這些新聞有什麼感受?是難過、害怕、生氣?
3. 練習照顧自己的情緒健康,運用100色票找出與自己感受到的情緒色彩。
4. 關於此議題,藝術可以怎麼幫忙?我可以幫什麼忙? -
04藝術家如何面對戰爭—藝術作品裡的色彩及構圖
討論作品描述戰爭或諷刺戰爭或正向期待和平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畢卡索(格爾尼卡)、凱斯哈林。
解讀作品意涵並且分析運用的色彩、形式,為何使用此色彩。 -
05凱斯哈林風格海報創作與和平宣言
1. 學習凱斯哈林的構圖方式及色彩運用,進行海報創作。
2. 學生運用凱斯哈林的構圖及色彩風格進行海報創作。
3. 學生先運用100色票找出的合宜色彩搭配後,再進行上色。
4. 呈現學生作品、接著說明、討論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已及帶給人的情緒感受。
5. 書寫和平宣言: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介紹色彩的搭配概念及構成方式。
6. 展示於校園。
*本節為6周課程 -
06和平標誌的設計與構成
1. 認識全世界通用的和平標誌有哪些。
2. 進行構成方式的練習。(主從關係、反覆、漸變、韻律、漸層…...等)
3. 運用構成方式進行和平的標誌設計,運用Canva排版後拓印在手提袋上。
*本節為3周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