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燈泡包裝

核心概念
  • 引導學生理解材質與產品的關聯,並思考若自己是店家老闆,會如何選擇更環保的包裝方式。
美感知能
  • 引發學生思考什麼樣的包裝能兼顧環保。
  • 認識摺紙技法中的山谷線、切割、V字形的變化。
  • 透過紙張曲摺、切割的過程,可以增強紙張的承載力與提升保護力。
  • 包裝結構的容裝性:依據內裝產品特質,容裝功能也不盡相同,如何完整容裝產品規格與數量,為包裝結構設計的第一考量。
  • 包裝結構的保護力:包裝保護力強度主要由結構設計決定,結構設計需考量載重量、抗震、落摔等力學問題。

課程概述

透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包裝材質有哪些?例如早餐店、麥當勞、星巴克、麵包店如何包裝蛋糕?進一步討論店家選用包裝的因素,引導學生理解材質與產品的關聯,並思考若自己是店家老闆,會如何選擇更環保的包裝方式。

課程中選用「紙張」作為主要包材,因其相對環保、容易回收。帶領學生觀察常見紙包裝的結構與技巧,了解紙材如何承重與保護物品。

實作活動中,每位學生使用一張A4影印紙,嘗試搭建一座可承載五本課本的橋樑,認識結構設計對紙張承重能力的影響。

最後,學生以最少紙材設計出燈泡的包裝,兼顧保護性與美感,同時思考環保與實用之間的平衡。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可以在此課程中,了解如何有效運用紙張,不過度使用紙材,也能設計出兼具環保與美感的包裝。為了順應時代趨勢,包裝設計不僅是為了「包裝」商品,更需考慮商品保護、操作便利,並朝向「可多次利用」的方向思考。延長包裝生命週期、減少塑膠使用與提升回收便利性,透過設計也能回應責任消費與生產的議題。

教師課後省思

  1. 1.學生使用美工刀的力度控制不足,在執行此一課程之前,宜再安排美工刀運用課程。
  2. 學生的3D空間被劃能力,出被很大的能力課程進行中,設計草圖完成之後, 即時提供影印紙張,讓學生試著將平轉換為立體設計,感受其中的差異,再將燈泡包裝調整確實進到課程預期目標。
課程規劃
  • 01
    包裝如何改善,能讓商品更好,對環境也好

    1.分享平常買東西時的各式各樣包裝。
    2.問題討論:
     -物品包裝的目的是什麼?
     -拆了就丟,包裝到底該不該存在?
    3.介紹環保包裝物料。
    4.下週帶一個包裝盒作觀察分享。

  • 02
    認識紙張的特性

    1.小組討論同學帶來的包裝盒的差異。
     -說明介紹雙開盒、插底盒、勾底盒。
    2.小組組員領取不同折板板型,製作不同折板造型。
     -比較不同版型對於物品重量的承受差異。
     -發現:改變紙張結構,可以提升承載重量與抗撞能力。

  • 03
    燈泡紙盒減少紙材

    1.觀看 2010 年運動時尚品牌 PUMA 與 fuseproject 的 Yves Béhar 合作開發之可持續包裝影片。
    2.探討平常燈泡紙盒包裝的常見樣式,思考可簡化的紙材部位。

  • 04
    分析燈泡的包裝需要注意的事項

    1.設計燈泡包裝草圖。
     -思考燈泡包裝需注意的重點。
     -如何運用最少紙材達成保護目的。
    2.分析燈泡哪個部位最需要加強保護。

  • 05
    減少紙材的使用/美化包裝

    1.檢查是否有過度包裝,評估是否可進一步減少紙材用量。
    2.運用「美的形式原理」重新美化包裝,兼具功能與視覺美感。

  • 06
    分享討論與作品欣賞。

    -學生分享設計過程與成果展示。
    -討論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與改進方式。

黃秉儀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教師

任教於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