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從整理術到我的報告

核心概念
  • 理解整理術中的模矩與格線可帶來生活美感。
  • 發現比例和構成形成的秩序性。
  • 覺察整理術和版面構成的共通性,將整理術概念,學習遷移至版面設計。

課程概述

調整105-2本身研發的構面課程,使課程細緻化又便於複製。以學思達教學法,引導學生習得構成為主、比例為輔的美感力,藉由整理術書籍閱讀和整理盒的利用規劃,意識到其中比例與構成的秩序性,累積整理術的經驗,進而轉移至單色簡報的版面設計,從立體轉化到平面,形成美感力的學習遷移,經由構成和比例的思考過程,期許學生日後製作各式作業、報告、小論文、簡報等版面設計時,都能有美感的再進化。

美感預期成果

(一)發現整理術中的概念。
(二)學生將對比例與構成有感。
(三)進行版面設計,調整構成和比例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1、實作課程普遍受到學生喜愛,表示實用性高,但本學期學生覺得收穫最多的卻是版面設計,其數據第一次超越整理術實作,可見學習表現改為ppt簡報,更能貼近學生生活應用。
2、本學期增加各項活動難易度調查,書籍閱讀、整理術實作、實作繪製、版面設計等四個階段,表示容易的人數下降,表示困難的人數升高。 其中實作繪製趨近於M型分佈,版面設計則是中間值最高,可見創作對於學生還是具有一定挑戰,而手繪能力更是差距懸殊。
3、本學期調整課堂活動節奏,增加討論和發表的類型,資料閱讀的收穫度,也是第一次超越整理術實作,可見活動的介入有助於幫助學生學習。

課程規劃
  • 01
    整理術閱讀分享與資料整理

    各組閱讀一本整理術相關書籍,找出整理術的思考方式或方法,在白板記下其中三個重點標題。各組跑動分享閱讀所得,教師協助學生整理內容,覺察模矩與格線概念。

  • 02
    整理術實作活動

    覺察模矩與格線概念後,教師告知實作題的進行方式,各組使用收納盒實際進行分類與收納規劃,實作結束後,各組使用小白板呈現整理的方法,全班走動相互觀摩,給予回饋。教師於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整理收納方法。

  • 03
    模矩和格線的學習遷移

    小組使用學思達講義,討論整理術和版面設計的共通概念,將整理術方法連結至版面設計的七大思考方向,並規劃設計方案。

  • 04
    版面設計實作

    各組依照討論出的規劃方案,使用ppt進行版面設計。

  • 05
    發表與回饋

    各組發表版面設計成果,教師給予建議回饋,總結歸納學習重點。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