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我要將攝影變成有趣的事

核心概念
  • 秩序美、構成美、和諧舒適的視覺美感,傳達構成美感中平衡與對稱。
  • 運用構成構面中的格線分割,分配海報畫面。
  • 釐清海報內容之指導主軸,依主從關係凸顯畫面和諧。
美感知能
  • 學生設定教學主題,並能整理學習動機與學習步驟規劃。
  • 2.\t學生運用繪畫、剪貼、摺紙等技巧,強化平面構成。

課程概述

學生以教學指導者的視角出發,分組討論要指導學校裡的同學師長什麼樣的知識,運用美感學習構面中的構成美感,規劃版面秩序美的構成方法,以成套、重複、相異、整齊等的安排樣式並將構成美感的主從關係、格線分割邏輯、組合要素等,結合視覺美感的和諧特性,製作出提供校內師生可以閱讀的指導解說攝影作品。使學生能學習到,與全校師生共同學習成長、自動自主學習的美好校園與建立友善學習環境。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發現排版構成美感存在關係與價值。
  2. 尋找主從關係的構成美感,發現構成美感多重視覺型式,使學生理解構成美感非僅只限於形式美感之範疇,而是目的性學習導向存在著美感的意識執行。
  3. 學生從實作中,執行構成美感中的整體情境風貌,達成與他人良善互動及環境共好的美感素養目的。

教師課後省思

  1. 追加前導課程,使學生明瞭為何要上美感課程,開啟美感與生活的連接關係與重要意義。
  2. 學生對於秩序美與構成的基本定義認知不清, 需延長課程說明與操作的時間。
  3. 應強化課程趣味,與多面向驗證。以實驗性質為教學策略,教師應不給予任何規則與協助,學生直覺式的進行本能嘗試版面編排,教師再統整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方式。學生於視覺上構成美感有感,以便理解為何美感概念,需有『構成』此要素的意義。
課程規劃
  • 01
    學校沒教的事

    分組活動1.老師舉例,以生活新點子DIY影片 「36 IDEAS INTELIGENTES PARA REUTILIZAR COSAS VIEJAS」,引發學生發想方向與討論內容 2.以學習單提問方法,讓學生逐步討論蒐集資料,分類整理製作流程與步驟細節。

  • 02
    文字構成的基礎美感

    1.老師以美感電子書中的內容,教導學生構成美感中的對稱與平衡要素 2.以A4大小紙張,規劃字體的書寫範本,讓學生練習對稱與平衡間的視覺感受與差異。

  • 03
    畫面的主角產生器

    分組活動1.將同學討論將拍攝的內容,與要呈現的視覺焦點。 2.討論選擇(大小比例、色彩、對比、平衡)其中一元素之視覺型態,凸顯拍攝畫面中的主從關係 3.準備拍攝與擺放,並搭配背景圖示色彩與光源。

  • 04
    拍攝現場,我是製作人

    分組操作1.老師引導學生流程圖式的典範案例欣賞 2.指導流程圖式中的必備圖示 3.老師以方格紙作為學生試驗底紙,以便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精確區分文字、圖像的配置形式與間隔模式。 4.以流程順序為編排考量重點,加入整齊、平衡、成套概念。

  • 05
    我將攝影變成有趣的事

    分組操作1.學生以八開雲彩紙作為基底尺寸,進行格線分割配置。 2.分工合作的自動學習團隊,學生各司其職(文字書寫、圖示製作、剪貼黏製、底圖分隔美化)。

蔡文婷
高雄市立正興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正興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