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花磚色彩與構成:秩序之美

核心概念
  • 在花磚圖樣構成上能找到秩序之美。
  • 認識色彩配置的原則與方法。
美感知能
  • 瞭解美的形式原理的運用,在生活中能觀察到秩序源於自然的法則。
  • 從校園中的植物與環境色彩汲取設計元素

課程概述

透過花磚圖樣認識對稱圖形、排列構成、格線比例、色彩配置等美感條件,於探索過程中發現秩序為美感基礎,藉由實際的物件(花磚相關作品),認識質感、色彩與構成等構面於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學生將從校園中的植物與環境色彩進行美感觀察,認識色彩分析工具與色票的運用,並藉由校園踏查與植物採集的結果,進行小組討論、設計轉化與圖樣創作〫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花磚圖樣構成與其文化象徵意義,並透過重複排列組合練習,認識色彩配置的原則〫
學生能從花磚拓印認識陶與磚的質感,利用珍珠板套印,學習基礎的版畫技法〫
最終期能認識在地文化保存、文化復興等議題,於生活中覺察美感與文化延續的重要性,主動關心建築中的物件與生活中的器物,保持設計思考,帶著美感素養,認真對待生活周遭環境〫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校園踏查,發現環境中的合宜之美。
  2. 藉由花磚排列,認識秩序為美感基礎。
  3. 學生能透過花磚圖樣設計的過程,認識美感構面(色彩、質感、構成)。
  4. 學生能關心花磚文化保存議題

 

教師課後省思

1.天候因素需考量入採集課程的規劃。

2.學生普遍無版畫套印的概念,建議套印的課程可規劃於版畫教學後,學生套印於紙板上成功後再使用長胚布將各班作品整齊排列套印成學年的作品。

3.先給予對稱圖形及二元次方連續圖形設計的概念,學生教能進行設計思考而非盲目排列圖形。

課程規劃
  • 01
    認識生活中的美感與秩序

    透過美感電子書引導學生認識美感六構面與秩序基礎,並介紹台灣花磚博物館的文物修復過程與意義

  • 02
    認識花磚圖樣、質感與象徵意義

    透過復刻版花磚進行拓印,認識花磚質感〫描繪花磚圖紋線條,並認識文化其象徵意義〫

  • 03
    踏查校園環境色

    踏查校園環境色彩與校園植物採集,利用色彩工具進行色彩分析,練習調色、配色與創作〫

  • 04
    將植物圖形轉化為設計圖樣

    從採集的植物進行設計思考與轉化,加入構成的概念學習排版配置、完成對稱圖形的設計

  • 05
    認識花磚圖樣設計與數學關係

    將完稿圖樣刻畫至珍珠板

  • 06
    由連續圖樣的排列組合認識秩序之美

    從套色、疊印、對齊格線與有秩序的排列組合過程中,認識色彩與構成的合宜條件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