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結構」構面為教學核心,從建築中的窗戶思考窗的功能及意義,以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花窗設計切入,帶領學生發現花窗的功能與美感,並導入臺灣60年代公寓的鐵花窗美學特色,工匠師傅運用鏡射、重複、縮放、旋轉等手法創造出不同花樣,家家戶戶可挑選符合自己品味的鐵花窗;引導學生思考充滿溫度與視覺美感的鐵鑄花窗與現今冰冷剛硬的不鏽鋼鐵窗有何不同?另外,花窗除了支撐窗框的功能之外,部分結構更具有視覺美感,教學活動中,先讓學生觀察花窗圖案,從中發現具有支撐力量的結構圖形以及單純營造視覺美感效果的裝飾圖形,藉由教學活動實作體驗結構支撐的力量,理解花窗中結構的必要性,最後嘗試利用有效的支撐結構設計實用與美感兼具的花窗圖案。
美感預期成果
1.以窗為題,透過生活中常見物件探討結構的力與美,再透過紙的乘載力與金屬窗框的結
構練習讓學生感受材質的差異性與對結構的影響。
2.透過課程讓學生對生活周遭環境事物的美感有所覺察。
3.能從生活物件中探索結構的必要性與實用性,讓學生動手嘗試不同媒材的結構試驗,並在試驗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反覆修正,感受結構與造型關係,試著思考如何能將結構最適切的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紙窗花課程的造型設計與支撐結構引導,學生感到投入與熱烈,特別是小組的紙窗花承重測試競賽,各組都絞盡腦汁、竭盡所能的不斷嘗試,為求力與美兼備的窗花造型。特別是以紙窗花課程為引導,對於學生在結構構面的學習有很好的奠基,也讓學生結構概念更為清楚,讓後續銅片材料的窗花製作更為順利。惟少數學生的手部力量不足對於銅片造型較無法掌握,對於金屬工具的操作也較不熟悉,也擔心銅片金屬不小心會受傷,因此影響製作的時間與成果。若再次實施此課程,如何靈活運用工具的示範以及尋覓其他更適合鐵窗花製作的材料會是首要調整並改進之處。
-
01窗景如詩
思考窗對我們的功能與意義,透過中國園林花窗與台灣傳統鐵花窗的介紹,認識窗的不同形式與樣態、設計的功能、意義,省思鐵花窗的美感與實用性的關聯性
-
02紙花窗結構
從生活中的物件探索結構的必要性指導學生以紙版折成四方形框,思考結構力量傳遞方向並製作方框中的支撐結構,讓方框的四邊可以承受重力不致變形
-
03結構愛美力
利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花窗圖案,讓學生試著分析圖案中的結構線條與裝飾線條
-
04花窗造景1
依上節課重點,嘗試設計具有穩定結構的花窗圖案
-
05花窗造景2
檢討自己設計的花窗圖案是否具備實用的支撐效果與裝飾美感
-
06再現風華
完成作品並能進行分享,檢視結構的穩定性,思考是否能進一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