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大觀園——自我空間設計與我的博物館 | 美感教育

走訪大觀園——自我空間設計與我的博物館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 教師:張羽璇
  • 課堂:多元選修——經典小說選讀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在課程設計上以「小說中的生涯探索」為教學主軸。

在教學工具方面,使用了自編講義教材(教材參考資料來源:歐麗娟《紅樓夢》臺大開放式課程、曹雪芹等著徐少知新注《紅樓夢新注》(里仁書局,2021年二版二刷)、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與中華民國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室內設計裝修製圖規範)、平板(ipad與surface)、安妮報紙、雷射切割、色紙與廢棄物等。

在教學設計方面,首先,帶學生閱讀《紅樓夢》文本,在初步認識大觀園相關內容後,藉由繪製大觀園圖,開啟學生對於空間的想像,激發其從文字傳換成圖像的創意;其次,藉由閱讀安妮報紙第11期(自己的房間)與第15期(整期),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專屬自我空間,進一步藉由平板與手繪方式,讓學生繪製自我空間設計圖,探索自我特質與對於未來的想像;最後,繼續帶學生閱讀《紅樓夢》文本,從文本中食物與人物特質的對應關係上,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專屬食物,接著藉由安妮報紙第12期(我的博物館),讓學生以六項重要小物為主軸,以色紙、雷射切割與廢棄物設計專屬自己的博物館。

此課程中關於《紅樓夢》文本的觀點闡述,參考、延伸自歐麗娟《紅樓夢》臺大開放式課程。

課程構思完畢後,在課程實施前曾與林達陞老師(資訊科技老師)和李致穎老師(生活科技老師)進行平板與雷射切割的討論,在此感謝兩位老師的協助。

課程目標

  1. 讓學生精進文本閱讀的自學力。
  2. 讓學生精進資訊科技的應用力。
  3. 讓學生增進親手繪作的感受力。
  4. 讓學生精進生活科技的創意力。
  5. 讓學生探索自我擁有或欲培養之特質。

教師課後省思

在文本閱讀方面,由於學生對於文本較為陌生,而且文本有一定長度。爾後若有機會再執行此課程的話,因為教學對象為高一生,或可在單次課程的文本長度上進行調整。

在創作發想方面,由於教學對象為高一生,在單元一「自我空間設計」中,關於「空間對聯」的表現上可能較有難度。爾後若有機會再執行此課程的話,或可以單元二「我的博物館」中的「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代替原本的「空間對聯」處;而將原本單元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處,更改為「屬於我的代表歌詞」之相關類型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撰寫作業單元一時,即在為作業單元二作基礎準備。

在展間創作方面,或可嘗試將單元一「自我空間設計」與單元二「我的博物館」整合,如:在進行單元一「自我空間設計」時,即可將單元二「我的博物館」規劃為在單元一自我空間裡頭必備的設計配置,如此一來,或可讓課程更為簡潔,也更有連貫、延續性。

張羽璇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