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是從對美的感知開始。當我們日復一日,上課、上班,下課、下班,走同樣的路線,對四周景物是否就漸漸的視而不見?
對美的事物在乎,是培養美感的第一步。而這又必須來自於認定「這和我有關」。從過去教授的建築課程,與學生的對話討論中,發現學生即使有著審美判斷的能力,但課本的內容大部份是著重於建築造形、歷史、功能、環保等面向,並無「建築外觀色彩的使用」之相關主題。「反正可以住就好」、「都是國外的建築比較美」,從這樣的發言中,可看出學生對所居環境的無感。
小小的新竹市中心,卻有著五個國定古蹟,密度極高,也是個新舊並陳的城市。希望能透過一系列建築色彩的體驗課程,讓學生能主動發現身邊環境的色彩,透過觀察與記錄,打開看見「美」的眼睛,開拓新的視野。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對校園環境色彩的觀察與紀錄,思考校園建築色彩的合宜性。
  2. 能分析不同校園色彩組合給予人的心理感受。
  3. 經由小組討論的過程,決定如何重新規劃與古蹟色調相符的色彩。
  4. 學習如何以不同的水彩顏料比例,調配出所需的色彩。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次美感課程的操作,每個步驟都是緊緊相連、緊鑼密鼓的進行。本學期一開始就使用了學思達的分組方式做班級經營,各組有強有弱,增進了組員的互動及合作機會。

在第一堂課「色彩面面觀」的文章閱讀、討論、發表,可以看到能力最高的「藝術家」如何幫助最弱勢的「收藏家」,而大多數的「收藏家」因為有被重視、被看見的機會,也會努力去嘗試說出自己的想法。透過小組的發表,在短短一堂課的時間,就能讓學生們了解原來色彩可以有那麼多種面向可以被討論。

第二堂的「發現校園色彩」是多數學生回饋最喜歡的部分。除了能在上課時間離開教室,給予學生一種被解放的感受。我覺得這個階段必須仰賴教師對學生的約束能力。包含讓孩子自由活動拍照前的小組路線討論(避免孩子一窩蜂的跑向某個角落),和時間的掌握(大約20分鐘拍照)、使用手機的規範(只能拍照、不能上網、一組只用一支手機),還有秩序方面(不能影響其他班級),以及最後的收尾(需把照片傳給小老師,再由小老師整理各組的檔案),尤其收尾部分需要耗費額外的時間來處理,當班級一多,(一個班五個組別、一組四個主題的照片各兩張,一個班就要整理最少四十張的照片)實在很崩潰。如果下次還要操作這個課程,我會把各組的照片主題限制為兩個:美的/不美的,挑出最適合的一張照片繳交,相信可以縮短不少作業時間。

從第三堂的「有感色彩」:上台發表各組所拍攝的主題照片、「美色比一比」:透過色票對照所屬之色相,及為周邊建築重新配色,一直到「街景色彩拼圖」的實際調色實驗,我發現這每一個單元都無法在一堂課內完成。也許是我想給學生的太多,或者我希望他們可以從容地討論、發表,慢慢體驗、試顏色,而不願意限縮他們的時間,不禁讓這原先規劃六堂課的課程運作漸漸延長成十堂左右才宣告完成。未來的課程規劃,我會:

  1. 試著掌控好時間
  2. 縮小學生創作的尺寸(將16K縮為明信片大小)
  3. 降低作品複雜度(以體驗為主,不要求一定要有完整的作品或簡化建築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