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實施於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課程「自顏自語」的規劃是希望學生能透過「顏色」去思考代表自身的「語彙」,透過色彩來象徵學生本身,課程中,選用透明卡典西德來製作色紙,象徵每個人的開始都是單純無色的,但不同的生活和經驗,產生出不同的色彩,透過親自去調配顏料創造出自己的代表色。
單元一中,從觀察出發,讓學生先對生活周遭的色彩有感,再去了解顏色的調配與比例關係;單元二三中,讓學生將代表自己的詞彙轉化成色彩,製作出專屬的色紙;單元四五中,利用製作的色紙去安排不同的比例變化,透過色彩之間的比例搭配,進而思考自己特質比例關係;最後,在單元六中,學生彼此討論與分享作品,了解世上的每一個人的代表色都是獨一無二的。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思考自身的特質,找出能對應到的代表色彩。
- 學生能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並能調出適合的色彩。
- 學生能規劃不同的色彩比例,設計出具美感的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自顏自語」所規劃的色彩單元是希望學生從自己出發,找尋代表自己的詞彙,轉換成合宜的色彩,然而對於學生而言,詞彙量不多,一開始無法想到,也容易誤解外在形容詞等於性格,所以在這部分花了一些時間引導,甚至準備好詞彙讓學生選擇,此外,在詞彙轉換成色彩的部分,學生相對沒有概念,這時課程可以說明冷暖色,試著用冷暖概念連結個性中的理性與感性、外向與內向,深淺色的比例搭配也可以增添個性的濃厚,讓學生清楚色相象徵個性外,彩度與明度的變化讓個性色彩更有層次,每個人都如同色彩一般,變化萬千各具特色。
- 01認識生活的色彩比例
1.透過觀察生活中的色彩(食/衣/住/行),討論色彩的視覺效果,並分析其中的比例關係。 2.介紹色彩學中的基本原理和色彩之間的相互搭配,分析其比例關係。
- 02思考代表自己的色彩
1.學生寫出四個能形容自己的詞彙,並思考這些詞彙所代表或聯想到的色彩。2.利用壓克力顏料在10*10公分的透明卡典西德上調出代表自己的顏色,製作專屬的色紙。
- 03調出代表自己的色彩
1.繼續上週課程,將所代表的四個詞彙轉化成色紙。2.學生比較這四張色紙的色彩關係(對比色?相似色?冷暖色?)
- 04規劃色彩的比例配置
1.學生思考本身性格代表色,並利用製作的卡典西德色紙,在卡紙上安排色彩的比例。2.利用卡典西德背面的方格去規劃色彩比例。
- 05規劃色彩的比例配置
繼續上週課程,學生嘗試設計不同的色彩比例變化。
- 06同儕作品分享與討論
1.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透過學生們彼此討論,欣賞每個人的代表色特質與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