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學生對於畫面的構成大都是出於直覺,沒有整體評估畫面的呈現,沒有整體與局部關係的概念。所以,以輕、中、重三個層次灰階組合成構圖,在灰階範圍內擺上物件,形成整體與局部的關係。讓學生學到另一種可依循構圖的公式。
經由描繪植物的形狀,可以加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去繁從簡的掌握事物形態的重,組合出合宜的構圖。
在課程結束後,讓學生在電腦課以自己作品的掃描檔,作四方鏡面的排版,輸出成平面設計的作品。學生很少有機會可以將自己作品輸出成印刷品,從手繪作品變成印刷品會是學生難得的經驗。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能建構學生一種有計畫性的構圖概念,不再是直覺性的,想到什麼畫什麼,無所覺的隨意亂加、亂畫。讓學生知道透過一些小技巧,可以彌補自己繪畫技術的不足,輕鬆簡單的畫出漂亮的圖案,增加學生使用各種媒材的意願。

教師課後省思

  1. 本來對於學生做校園植物寫生有點擔心,想不到大部分的學生做的效果令人驚艷。經由個人觀察,再由手繪而成,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
  2. 由文字轉化出來的主題系,打破學生慣用色的使用。跳脫原本的直覺用色思維模式,轉而去思考如何將五種顏色做適當的分配,訓練學生另一種配色思維。
  3. 比直接用水彩混色上色的方式,學生用水性色鉛筆混色,再用水筆暈塗成水彩比較能掌控,再用色鉛在水彩質上加上層次,畫面所呈現成果較好。
  4. 最後,用學生畫出來的作品輸出成明信片。學生很少有機會看到自己的作品成為印刷品,印出來的明信片呈現的完美的精緻感,讓學生有另一種莫名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