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材質及質感,但是卻容易因為習以為常而忽略或是感受不到質感對生活的影響,抑或是未曾主動思考質感與美的關聯性。所以此次以質感構面為主的課程,希望透過實際觀察、觸摸、操作、比較,提高學生對生活質感與美感的感知力。
  學生將練習陳述材料的性質、感官上的知覺感受、以及在心理上的聯想。接著,運用不同材質的杯墊與杯子做搭配,反覆比較與體驗,藉由小組成員的相互討論材質的搭配,期望提升學生對質感合宜性的感受。最後,學生觸摸、觀察多元材質後選定一種材質,操作簡單的編織,討論此材質編織後適合製做成生活中哪些產品,希望學生能將質感與生活美感聯結。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對於質感有更深的體會及認識,也能描述出客觀性質及感官知覺。
  2. 學生在觀察、操作材質、搭配材質、分享討論後,建立對質感的美感意識。
  3. 學生在操作編織的過程中,對材質的特性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引發材質運用於生活用品的合宜性的思考。

教師課後省思

  1. 本學期的美感課程在一年級的班級實施,在引導國一的學生討論時,因為學生不熟悉討論的上課模式,較難深入地討論,經過多次引導其討論的方向,學生較能精準地針對題目進行討論,也能在小組中分配好主持、紀錄等工作,並能溝通協調並輪流上台表達小組意見。
  2. 在尋找各種質感的杯子及杯墊時,我發現市面上能蒐集到呈現原始材質及色彩的杯子十分有限,同樣的問題也反映在學生自己帶來的杯子與杯墊中,大部分的學生家中所使用的杯子大部分都是有花色的,會使用杯墊的學生數大約佔班級中的三分之一,原本有請學生嘗試將家中的杯子帶來做搭配,但實際看到學生帶來的杯子之後發現,日後若再執行相同主題的課程時,杯子和杯墊的選材還是需由教師先把關挑選,且可提供更多材質供學生交叉配對。
  3. 另外,嘗試質感編織的過程是學生很感興趣的部份,但礙於時間的關係,每位學生無法練習到所有的材質,最後雖有透過觸摸及分享去感受其他組別嘗試使用的材質,但還是有學生表達感覺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