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設計以「質感」為教學核心主軸、「色彩」為輔。本校多為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學生居多,占全校比例百分之六十以上,因受到漢化的影響,老祖宗遺留下來的生活技藝多已遺忘,為使日常生活技藝文化能再次保存下來,本課程先從台東在地天然素材、原住民生活文化介紹起、重新開始摸索、探索製作『樹皮衣』的方法。並透過逐一訪問、訪談都蘭部落耆老的記憶中,重新拼湊建置樹皮衣的製作技術,再利用樹皮的特性,研發以樹皮為材質來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適合日常生活文創商品,提升樹皮的使用價值,讓學生能從傳統樹皮技藝文化中,演化成文化創意產品。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說出『樹皮』的特性,並組成美感元素並賞析之。

2.學生透過思考與討論,善用先備知識,完成不同質感特色的手工書籤。

3.能嘗試利用樹皮特性,提升樹皮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價值,研發具有原住民特色的文創商品。

4.學生能仔細專注聽講,並經由構思後畫出草圖(完成一份手工書籤設計圖)。

5.能持續對環境與大自然,保持謙卑與恭敬心。

6.能對原住民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繼續發揚光大。

 

教師課後省思

環境多變的時代,經歷經濟、政治、社會的起伏動盪,各種混亂失序的現象,台灣在視覺影像的快速傳播及面對多元背景的學生,藝術課程『該怎麼教』問題很多。時下青少年所流行商品(手機、電玩)更透露出影像所造成的視覺衝擊,面臨此一挑戰,『藝術教師的我們』有責任針對人文素養與全人教育的角度去做課程引導,藉由學生省思跨文化到本土文化間的差異,並以人文情懷重新建構新世紀的台灣,更要考量具有國際性的視野,在教育改革中要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以透過藝術的教育與多元統整的課程觀念,培養新世紀的下一代對藝術人文的正確體認,厚實人文基礎以提昇國際性的競爭力,開拓全球性的宏觀視野。

『藝術教育』要在重整教育環境與規劃新課程的同時,視覺文化教學不能忽略藝術的本質、視覺文化教學應切入學生生活的議題、全球化視覺文化教學應強調學生對自我文化的省思,竟而明白藝術是教育的根本。歐美等先進國家的經驗一再證明,將藝術融合於全面性的課程中,有助於培養認知技巧,並能應用在其他領域,包括辨別、分析、反省、判斷的能力以及整合不同來源的資訊,以產生新觀念,也就是說能夠全面的思考也正是教改的大目標,是廿一世紀的下一代成功的基礎。競爭力激烈的現代裡,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深刻的體認教育的責任與力量,透過具有遠見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為下一代提供最完整,最美好的新世紀全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