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在課程中,帶領學生感受環境與空間的美感因子,進而以水泥灌鑄一個空間作品,體會質感與比例構成之美。
第一部份的課程中,以藝術教室的改造談起,也請同學分享對教室的感受及自己喜愛的生活空間。以「不多不少,剛好」來引導討論,以「美感,比剛剛好更多一點期待」來深入思考。接著給予建築作品的導賞,探討這些空間環境的美,導引重點是質感與比例。
接著,透過「城市散步」,來拓展對環境空間的感知,增進觀察與發現、思考的敏銳度。利用兩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參訪一些新舊空間,歷史感的新竹火車站對照新的後站轉運站,還有沿路上的周邊設施與公共空間,透過實地踏查感受空間所帶來的五感刺激。此外將在課外安排參訪同為小型美術館的新建築—毓繡美術館(清水模創作課程的極佳引導)。透過網路分享彼此的空間紀錄,強調同學必須拍攝建築上具有比例與構成美感的畫面做為接續創作的基礎。
最後三節課,則進行製作空間創作的水泥模具,將建築空間中的構成與比例之美,轉化為自己的創作養分。為使之更明顯感受比例構成之美,將限制模具的外模皆採用牛奶盒,而內模的變化則是產生美感體驗的變因。

美感預期成果

  1. 發現生活周遭環境的差異:先求培養有感
  2. 感受空間中的美感因子:再求領會美的存在
  3. 轉化並創作屬於自己的美感空間:化為追求美感表現動力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這門課程中,雖然主要期望學生透過習作,探索質感與比例構成的美感,但實際引導時會發現許多其他的因素會影響美感的產生,比如建築、立體空間的光影,其實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課程上應該再多思考如何正確地融入或是抽離討論。這部分是筆者還需要更用心思考與探討的。
  2. 高中學生對於本課程持有相當大的興趣,在實驗課程中亦發現無論男女皆能從單元習作中得到成就感,亦能感受到作品的美,但是對於本單元亟欲引導「比例的美感」一題,則不一定能有最深刻的體悟,或許最後的作品賞析討論部分也要再多加著墨,才能讓學生更理解本單元的學習不是只是學到製作清水模的技巧,而是能將比例美感轉化運用在各種視覺呈現上。
  3. 美感的學習是需要眼界的拓展,比起在教室內的講述或是各種精心設計的教學單元,實地參觀與身心體驗是有著難以衡量卻深遠的影響力,建議美感教學的課程多鼓勵走出教室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