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的生涯探索——生命的本質底蘊與古往今來。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 教師:張羽璇
  • 課堂:國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在課程設計上以「國文課的生涯探索」為教學主軸。

在教學工具方面,使用了自編講義教材、平板(ipad)、安妮報紙、色紙(名片大小)等。

在教學設計方面,首先,帶領學生對自己的名字賦予意義,進而設計出自己的專屬簽名字體;其次,帶領學生閱讀安妮報紙第5期「設計力」,讓學生認識版面設計與色彩應用

接著,請學生設計專屬於自己的個性名片,讓學生可以更認識自己,為自己的年少糝上更多繽紛記憶,也讓學生可以藉由這張名片認識獨特的自己。

課程目標

  1. 讓學生精進文本閱讀的自學力。
  2. 讓學生精進資訊科技的應用力。
  3. 讓學生增進親手繪作的感受力。
  4. 讓學生精進生活科技的創意力。
  5. 讓學生探索自我擁有或欲培養之特質。

教師課後省思

(一)教學流程的調整:課程規劃為先請學生設計「專屬簽名字體」,再請學生進一步賦予自己姓名的「專屬意義」,以連結到「取號」;不過,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賦予姓名專屬意義」之後,也可能會對於「專屬簽名字體」有更豐富的想法,因此在往後的教學裡,會較傾向先請學生「賦予姓名專屬意義」之後,再請學生設計「專屬簽名字體」,或將使課程更加流暢與完善。

(二)鷹架連結的深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賦予姓名意義」與「取號」較為陌生。在「賦予姓名意義」方面,部分學生較容易傾向逕以字面延伸意義,而較無法將姓名意義與自我期許加以完善的連結與拓展;在「取號」方面,部分學生較容易直接將其限縮於他人已賦予自己的「綽號」。上述兩者皆為「習慣」使然。因此,若爾後有機會在實施此課程時,除了「古人名字號」與「教師本身的取號」之範例之外,或將再納入當代人取號的範例,或是以教師本身為取號的對象,讓學生一同發想,不僅可以使班級氣氛更加活絡,也可以讓學生實際演練,讓學生在為自己取號時,有更多的面向可以發想與延伸,期能因此而更深化學生的課程收穫與成長。

張羽璇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