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這樣穿? | 美感教育

你為什麼這樣穿?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林口區麗園國小
  • 教師:韋欣慧
  • 課堂:綜合活動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透過此份安妮報紙「服裝」的主題,結合環境議題、人權議題及美學教育,進行自由的思想探索。從與自身生命經驗相關的事物引起動機,了解自己「穿服裝」這件事並非僅僅如此,而是能從個人與服裝的關係延伸,從認識社會大眾標籤、刻板印象、個人形象的形塑與符號,乃至了解自己和整個社會環境間彼此是相互影響的。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不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人與人之間應彼此尊重。學生認識服裝從何而來、有何意義及影響力,在現今世代尤其重要。透過新聞報紙的文章以及學習單的引導,學生能逐漸形塑自己對「服裝」這一主題的認知及觀點,除更認識自己以外,最終透過實際的社會行動體驗及操作,身體力行深刻體會二手物品的價值,也盡情探索服裝帶來的可能性及自身的創意發想,藉此摸索可能的生涯走向。

課程目標

  1. 學生透過安妮報紙,增加對閱讀的興趣,了解原來閱讀並非枯燥乏味,總是一大片文字。
  2. 學生能體驗及探索美學設計,培養美感。
  3. 學生能判斷報紙封面頁有哪些資訊。
  4. 學生能了解服裝是一種展現,它的確會讓人有某種印象,但無法判斷一個人的內在及價值。服裝沒有絕對,依照自己喜歡來打扮最重要。
  5. 學生能利用想像力,根據服裝的目的來設計服裝的功能及款式。
  6. 學生能大致認識中西方的服裝史演進,了解服裝及歷史會相互影響。
  7. 認識服裝的製作過程,了解快時尚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及污染。
  8. 學生能透過不同媒材的結合,感受物品特性及其質感,並創造獨一無二的服裝樣式。

教師課後省思

從第一堂課的對答中,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無法判斷報紙封面的「資訊」有哪些,甚至有些同學講不出只能看出「有什麼」。在科技產品發達的今日,學生對報紙的認識少之又少,詢問全班家中有訂紙本報紙的同學請舉手,發現僅有將近一半。有一半的同學只能說出「有很多不同的衣服」的答案。之後會多利用報紙訓練學生在閱讀及判斷資訊方面的能力。

因為服裝可以談及的議題範圍相當大,我認為我在課程設計上有點太貪心,一次塞進了太多內容,雖然讓同學們了解到各領域不同的內涵,但也沒有機會走深,好好地談論某個議題,算是這次在課程設計上比較可惜的一點。未來帶領安妮報紙的課程,會修改為以某一個主軸為重點進行課程的規劃與設計。

我真心認為安妮新聞是一份很厲害、很用心的報紙,但我擔心若與學習單結合,容易讓學生產生負面感官,取代原本對安妮新聞的興奮與好奇。如何量化學習成效?目前對策是將以更實作性的教學內容為主,並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性閱讀報紙內容。

使用Jamboard進行線上分享,是我認為是此次教學的一大錯誤,為了要讓同學能貼上便利貼,我將學生權限設定為可編輯,但課堂進行的過程中一直不斷有同學隨意移動題目及他人的便條貼,造成教室一片混亂,另外同學在進行編輯時雖會顯示帳號頭像,但因不會顯示帳號名稱,所以無法迅速看出來是誰,衍生許多麻煩。當下解決方法是立刻將學生權限設定為僅觀看,並改為僅以舉手回答。

有些同學擅長畫圖,有些同學擅長運用不同材料與質感,為了讓不同類型的同學能夠發揮,在課程設計上選擇用了不同的方式(學習單畫圖及實際立體操作)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及想像力,成果也確實令人驚艷!

這次的教學設計非常令我興奮,能帶給孩子課本之外的知識及多元的體驗,是無比美好的一件事,感謝安妮新聞帶來這樣的機會,讓我能腦力激盪出這樣豐富有趣的課程,也希望下次能再精益求精,不斷調整,優化教學方案!

韋欣慧
新北市林口區麗園國小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