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SEL 社會情緒的課程包含五大面向,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定這五大面符應 108 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精神。國小沒有特別規劃的情緒課程,在綜合課會討論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國語課也會融入情緒的教材,本班因為有一位自閉兼情障生,加上班級人數眾多,上學期的霸凌問卷有同學談到交友的困擾,每日札記中也可以發現有嚴重情緒困擾的學生,因此,本學期申請以情緒為主題的美感報紙,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情緒。
本課程的進行從第二版開始,先讓學生寫下「什麼原因,會有什麼情緒」的因果關係,接著,利用第三版的文章練習辨識情緒、表達情緒和了解情緒是複雜的;接著,請學生將第五版的情緒圖卡剪下來,張貼在自製的學習單,讓學生採訪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同學,看看同意張圖卡的想法是否相同?最後,利用安妮新聞連結的憂鬱症測驗網站,讓學生做心理測驗, 並討論夢的形成,也說說自己的夢。
課程目標
- 學生能認識情緒。
- 學生能辨識情緒。
- 學生能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不一定相同。
- 學生能完成憂鬱症測驗。
- 學生能了解夢的形成原因。
教師課後省思
- 這是第二次運用安妮新聞來教學,師生無適應的問題,教學與學習都比上一期順利。
- 這一期一樣讓學生使用 iPAD 來輔助學習,上一期有許多的英文,學生有適應困難,這一期用來做憂鬱症測驗和觀看「泛科學」製作的夢的解析影片,學生覺得很有趣,老師也可以透過心理測驗了解學生心裡是否健康?不健康的同學會加強理解與輔導。
- 這一期報紙有剪貼情緒圖卡,也有同學間的互訪和上台發表,課堂活動的進行比較多樣化,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更多。
- 這次報紙用透明收納袋裝好,貼上座號,學生比較不會遺失情緒圖卡,學習單完成度較高。
- 國語教到《手斧男孩》,因此,鼓勵學生們利用三張情緒圖卡創作短篇小說,部分的同學寫成記敘文或說故事,有少數幾位同學能創作小說,創作潛能 被開發。
- 上一期計畫有許多期報紙,這次只有一期,心理負擔較低。
- 我的申請經驗分享,讓在台中任教的同事也申請安妮新聞,有教學夥伴真好。